【廣告】
毛竹是中國栽培悠久、面積蕞廣、經(jīng)濟價值也蕞重要的竹種。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腳手架等,篾性優(yōu)良,供編織各種粗細的用具及工藝品,枝梢作掃帚,嫩竹及竿籜作造紙原料,筍味美,鮮食或加工制成玉蘭片、筍干、筍衣等。
毛竹葉翠,四季常青,秀麗挺拔,經(jīng)霜不凋,雅俗共賞。自古以來常置于庭園曲徑、池畔、溪澗、山坡、石跡、天井、景門,以及室盆栽觀賞。常與松、梅共植,被譽為“歲寒三友”。需要 好品質(zhì)的毛竹的可以聯(lián)系宣城俊鵬木業(yè)。
毛竹蟲害防治原則和方法:
1.防治原則:及時掌握蟲情,貫徹“治早、治少、治了”的方針,以藥劑防治為主,并結(jié)合采用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
2.防治方法 對局部發(fā)生的食葉害蟲,可用25%二二三乳劑200倍液,80%乳劑敵畏釋稀1000~2000倍液噴殺;在地形復雜、山高而稠密的竹林中,食葉害蟲可用敵畏煙劑,每公頃林地用10~20kg熏殺;大面積發(fā)生時,可用飛機噴灑90%。生物防治可用蘇云金,每毫升含孢子1億的濃度。防治竹斑蛾,用赤眼蜂每公頃放200萬頭防治竹螟。
對于蚧殼蟲,要加強檢疫工作,發(fā)現(xiàn)蚧殼蟲應消滅后再栽植。竹林發(fā)生蚧殼蟲,可在幼蟲期噴射敵畏乳劑或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噴殺,也可用內(nèi)吸劑1059的20倍液涂稈包扎,或在竹根周圍6~10cm土中灌藥,覆土踏實。
另外,竹螟、竹筍夜蛾等成蟲有趨光性,設誘蛾燈誘殺成蟲。利用劈山撫育,清除林內(nèi)的雜草灌木,消滅各種害蟲的中間寄主;利用削山、松土,消滅各種害蟲的越冬幼蟲或卵塊。
毛竹的養(yǎng)殖方法造林整地: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用全墾整地,即將造林地內(nèi)的雜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全l面深翻25-30厘米,將表土翻入底層,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塊和粗樹兜、樹根等,再定表土翻入底層,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塊和粗樹兜,樹根等,再定l點挖栽植穴。坡度較大(15-20度)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帶整地,即整地帶與等高線平行,帶寬帶距視坡度緩陡及栽植密度而定,一般為3米左右。整地帶上先劈除雜草灌木,后沿帶開墾,翻土深度40厘米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帶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則采用塊狀整地,即根據(jù)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確定栽植點,清除各栽植點周圍2米左右的雜草灌木,按栽植點挖穴。無論那整地方式,都須在挖栽植穴前確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離。在坡地上挖穴時,應注意穴的長邊與等高線平行。
挖穴規(guī)格:毛竹移竹造林每畝密度20-35株;株行距可用5×6米或4×5米;栽植穴的規(guī)格穴是長1.5米,寬0.8米,深0.5米左右。
施基肥:在林地栽植穴之間挖1m長施肥溝,每溝施復合肥500克,復土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