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主動道歉;如果是別的孩子的錯,可以去和老師反應一下情況,讓老師來協(xié)調處理;如果是學校和老師處理不得當,可以先跟學校和老師協(xié)商下一步處理辦法。
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表現出理解和寬容的態(tài)度,這樣會給老師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如果在沒搞清楚狀況之前就去學校和老師大鬧,只會讓老師覺得家長無理取鬧。給老師留下這樣的印象,其實對孩子沒什么好處。
去歷史博物館,如果你對這段歷史缺乏了解,看到那些(artifacts)提不起很大興趣,只是為了孩子而來;
去旅游看古建筑,如果你沒有建造此建筑的背景知識,那此建筑只能成為你到此一游的紀念而已。
如果你認為世界是迷人的,你的孩子也會有相同的認識,因為激情是會的。
家長應幫助孩子樹立這樣的理念:你不是考試機器,你也不是為了爸爸媽媽而學習。你是為了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從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學習;你是為了增長智慧,為了探索你的獨特個性、人生價值,從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義和快樂而學習;你是為了更充分運用你的特長和才能去幫助他人而學習。
把孩子的責任還給孩子,允許孩子犯些錯誤,反而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心,調動了孩子的積極主動性。通過這種方式,孩子成長了、懂事了,我們也落得個輕松,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孩子在小學、初中成長的過程中,能通過失敗的經歷去思考、總結、改進和成長,那這段經歷對他今后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它遠比孩子在家長的扶持監(jiān)護下的良好成績來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