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分布式餐廚垃圾處理技術,既能夠快速解決當前餐廚垃圾處理供需矛盾,又具有較好的處理時效性,可作為大型集中式餐廚垃圾處理技術的有效補充技術,滿足實際需求。
關于在全國城鄉(xiāng)推廣餐廚垃圾分布式處理的具體建議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制訂政策鼓勵和推廣采用小型化分布式餐廚垃圾處理方式,就地、快速解決餐廚垃圾消納、處理和綜合利用問題,降低目前餐廚垃圾處理能力不足與需求巨大之間的矛盾。
2、建議中央財政對小型化分布式餐廚垃圾處理站點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給予一定的支持,鼓勵和扶持正規(guī)的分布式餐廚垃圾處理企業(yè)投資興建處理站點和提供第三方運營服務,從而推動小型化分布式餐廚垃圾處理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3、從政策層面支持各地將餐廚垃圾就地化、快速化處理作為主要目標及重要標準,并將其納入到餐廚垃圾處理規(guī)范中。
4、逐步以街道、社區(qū)、機關、學校、大型酒店、旅游景區(qū)以及購物中心單元為示范區(qū)域,建立分布式餐廚垃圾處理站點。
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部長王蒙徽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
今年開始在地級以上城市
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中國建設報記者:
2019年起,全國地級和以上城市將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少人認為這項工作推進起來難度很大。請問將通過哪些有效措施推進這項工作?謝謝。
從2016年底,我們和有關部門開始在全國開展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工作。應該說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我們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部分地級市,共46個城市,開展先試。目前,這46個城市垃圾分類的小區(qū)覆蓋率已經達到31%,
第二,我們在中央單位和駐京開始垂范開展垃圾分類。
第三,我們和一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教育進校園”。
從今年開始,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主要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不斷完善體制機制。通過試點,我們覺得垃圾分類這項工作必須由黨委親自抓,所以我們要努力建設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領導和工作機制。
二是堅持從娃娃抓起。真正做到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qū)。
三是垃圾分類的主戰(zhàn)場在社區(qū)。所以我們將開展“美好環(huán)境和幸福生活共同”活動,發(fā)動群眾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
四是努力營造一個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參加的良好社會氛圍。
于是,他們引進日本先進技術,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發(fā)。經過6年技術攻關,耗資近6000萬元后,“聚優(yōu)境”餐廚垃圾處理設備終于研發(fā)成功。
“我們解決了、設備的適應性難題?!苯榻B,目前培養(yǎng)的針對城鄉(xiāng)餐廚垃圾、易腐垃圾、動物糞便等成分復雜的有機垃圾,可以做到廚余垃圾減量99%,大骨頭、貝殼等難以“消化”的垃圾也可以分解,2~3個月更換一次菌群。處理設備根據(jù)垃圾處理量的多少分大小型號,耗能相對較小,使用過濾器、等離子高溫燒結、UV光解等技術處理后,排出的氣體無色無味。產出物只是少量的菌肥,可以作為有機肥料。廢氣排放、菌肥等經過第三方專業(yè)檢測,均達國家標準。有關部門在進行第四批和第五批餐廚垃圾處理試點城市時,已基本達成共識,即規(guī)模太小的城市,尤其是50噸以下的地區(qū),考慮到投資問題就不選擇厭氧處理工藝。
她認為,目前,我國許多城市考慮的是殘?zhí)幚砑疤幚碓O備,這種模式處理能力較大、技術更加成熟,但大多城市還沒有建成專門的廚余垃圾處理廠,在廚余垃圾收集量不大的階段,多依托餐廚垃圾處理廠來暫時處理少量的廚余垃圾。而就地分散式處理模式,在農村地區(qū)、丘陵山地和交通條件不完善的地區(qū),應該積極推廣。也可以開啟社區(qū)示范點,以推廣“就地減量”“從個人做起,少產生垃圾”的環(huán)保理念。前埔北社區(qū)黨委陳建萍介紹說,社區(qū)每個垃圾投放點位都設有二維碼及監(jiān)控設備。
“廚余垃圾被單獨分出之后,處理的技術路線各個城市都在探索中,是從實踐經驗中尋找因地制宜的適合的方式。”宋薇說。
廚余垃圾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有很大比重,因其具有高水分、高油脂、高鹽分以及易腐發(fā)臭、易生物降解等特點,不宜直接填埋和焚燒。因此,對廚余垃圾進行單獨的分類處置,以實現(xiàn)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顯得尤為重要。利用微生物技術進行分散式就地處理,正成為全球探索垃圾處理的一種手段。在我省,有識之士也在積極探索。”介紹,處理后一般剩下30%左右的菌肥,可以作為土壤改良劑,但目前對它沒有補貼和固定去處,還不允許走向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