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通常大學部學生拿到C以上成績都可以。但對研究所的碩士生來說,至少要拿到B的成績。
GPA的計算則是各個科目以等級點數(shù)乘以學分,然后相加之和再除以總學分,比如:
1.每個科目以等級點數(shù)乘以學分。比如微積分是4學分的課,成績是A(即4點),微積分一科可得16點,則這科的GPA為16除以學分4等于4,即GPA為4點。
2.如果一學期修了4門課,英文3學分(成績4點)、歷史3學分(成績2點)、物理3學分(成績3點),加上微積分。GPA是16 4×3 3×2 3×3=43,除以13=3.31。此學生的GPA等于是比B略好。
一般說來, GPA2.0 以上,可以畢業(yè);GPA3.0 以上,屬學生;GPA3.5 以上,是特別的學生。
課程計劃——師生間的“契約單”
在美國大學的節(jié)課上,每位同學會拿到一份該課程的教學計劃表,表單中詳細描述了課程的教學目標、考核方式與評分細則、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相關閱讀書目或參考網(wǎng)站,老師還會在課上做詳細說明。學生一旦確認選修這門課程,就得嚴格按照教學計劃表中的規(guī)定執(zhí)行。
教師同時會按照計劃表中的要求對平時作業(yè)、課堂討論、結(jié)課作業(yè)及時計分,如果某位學生在上課期間的平時分數(shù)過低時,還會收到教師的“黃牌警告”。若終課程分數(shù)不及格,這位掛科學生就得另交一筆費用不菲的課程重修費(的州公立大學,每一學分大概需要450-550美金左右,每一門課2-3個學分不等)。
在學校網(wǎng)站上,還能隨時查到與本專業(yè)相關的所有課程大綱。 反觀國內(nèi)大學,盡管教師也寫教學大綱,但一般情況是寫完提交學校歸檔后就算完成了任務,之后很少會做修改,而沒能成為與學生進行教學溝通,并對自身教學和學生學習形成有效管理的手段。學生在上課前只能對該課程有個大概了解,很難獲悉每節(jié)課的實際內(nèi)容與具體要求。
為什么要去美國留學?透明的師資公開選拔機制
為有效保證學校師資水平,美國高校普遍實行教師公開招聘制以及嚴格透明的招聘考核程序。教師招聘信息告必須要刊登在本專業(yè)的雜志、公開發(fā)行的報紙或網(wǎng)站上,一個高校教師職位往往會吸引來幾百名名應聘者。學校還會成立專門的跨部門考評小組,按照提前公布的考核程序?qū)刚咧鹨豢疾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