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起步
中國對丁基橡膠的研究開發(fā)始于20世紀60年代,并建立了中試生產裝置,后因各種原因而停止。
1999年,合成橡膠廠引進意大利公司技術,建成國內首套丁基橡膠生產裝置,于2000年開始普通丁基橡膠的國產。
現(xiàn)狀
國內玩家紛紛將自身產能向附加值更高的鹵化丁基轉型,呈現(xiàn)出普通丁基自給率下降、鹵化丁基自給率上升的趨勢;
發(fā)展
隨著我國IIR產量和自給率逐步提升,引起了國際巨頭的反擊,從2011年開始國際巨頭們憑借優(yōu)勢采取不正當?shù)蛢r手段,給國內企業(yè)造成了不小的沖擊,陷入數(shù)年下滑。
對面外部不利因素,我國企業(yè)持續(xù)投入進行技改和HIIR研發(fā),終在2013年實現(xiàn)了HIIR的國產,產量提升迅速(2013-2018年的復合增長率CAGR=47%)。
丁基內胎
有內胎和無內胎的輪胎的區(qū)別:有內胎的輪胎顧名思義,就是在外胎里面還有一個充有壓縮空氣的內胎。其主要缺點是行駛溫度高,而且內胎在輪胎中處于伸張狀態(tài),輪胎易扎通。無內胎輪胎是把空氣直接充入外胎內腔。由于無內外胎之間的磨擦,并使熱量直接從輪輞發(fā)散,因此能比有胎輪胎降溫20%以上。無內胎輪胎提高了行駛安全性,穿孔較小能繼續(xù)行駛,且修理容易,不需拆卸輪輞。丁基內胎
丁基內胎是以丁基膠為主要原料,使用在汽車 、自行車、飛機、工程運輸機械等以輪胎作為承載運輸工具的內膽。又稱丁基膠內胎。
再早期的承載輪胎內胎主要為天然橡膠為主要材料,但隨著輪胎從尼龍子午線過度到全鋼絲后對內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需求后就發(fā)展到了主要在石油當中提取的丁基膠內胎,又因天然膠內胎生產的早所以稱為A類胎,丁基膠內胎生產的晚稱為B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