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不同傳1染病病原體各有特點,對不同消毒方法的耐受性不同。如細菌芽胞對各種消毒措施的耐受力強,必須用殺菌力強的滅菌劑、熱力或輻射處理,才能取得較好效果。故一般將其作為難消毒的代表。其他如結(jié)1核桿1菌對熱力消毒敏感,而對一般消毒劑的耐受力卻比其他細菌為強。真菌孢子對紫外線抵抗力很強,但較易被電離輻射所殺滅。腸道病毒對過氧乙1酸的耐受力與細菌繁殖體相近,但季胺鹽類對之無效。肉毒桿1菌素易為堿破壞,但對酸耐受力強。至于其他細菌繁殖體和病毒、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對一般消毒處理耐受力均差。常見消毒方法一般均能取得較好效果。
同樣消毒方法對不同性質(zhì)物品、效果往往不同。對油漆光滑的墻面,噴灑藥液不易停留,應以沖洗、擦拭為宜。對較粗糙墻面,易使藥液停留,可用噴灑消毒。環(huán)氧乙1烷熏蒸,對易于吸收藥1物的布、紙張效果較好,而對金屬表面,須延長時間。糞便、痰液消毒不宜用凝固蛋白質(zhì)藥1物處理,因蛋白質(zhì)凝固對病原體可起保護作用,高壓蒸氣殺菌效果雖好,但不宜用于毛皮,塑料和人造纖維制品。環(huán)氧乙1烷熏蒸賽璐珞制品,高濃度過氧乙1酸或含氯消毒劑如漂白1粉浸泡綿織品,來蘇液多次長時間浸泡乳膠手套,均可造成損壞。對于食品及餐具不宜用有毒或有惡臭的消毒液處理。
衛(wèi)生防疫方面要求不同
條件下傳播機會不同,在防疫方面要求不同。傳1染病流行時,發(fā)病嚴重的疫區(qū),應集中應用效力好的藥1物與器械。發(fā)病少的外圍地區(qū),可采用簡易消毒方法。傳1染病院或病房,患者集中,污染嚴重,消毒量大,應采用固定設備和高1效措施,病家消毒屬于臨床措施,工作量小,可采用簡易措施及方法。飲水應在凈化基礎上煮沸,生活用水凈化后加氯消毒即可。對呼吸道傳1染病,強調(diào)空間隔離,通風和合理的帶口罩,對腸胃道病應強調(diào)用具,糞便、嘔吐物消毒和接觸后洗手。
熱力消毒包括火燒、煮沸、流動蒸氣、高熱蒸氣、干熱滅菌等。能使病原體蛋白凝固變性,失去正常代謝機能。
(1)火燒 凡經(jīng)濟價值小的污染物,金屬器械和尸1體等均可用此法。簡便經(jīng)濟、效果穩(wěn)定。
(2)煮沸 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屬器械均用本法,100℃1~2分鐘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則須較長時間。炭1疽桿1菌芽胞須煮沸30分鐘,破傷1風芽胞需3小時,肉毒桿1菌芽胞需6小時。金屬器械消毒,加1~2%碳酸鈉或0.5%軟肥皂等堿性劑,可溶解脂肪,增強殺菌力。棉織物加1%肥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物品煮沸消毒時,不可超過容積3/4,應浸于水面下。1注意留空隙,以利對流。
(3)流動蒸氣消毒 相對濕度80~100%,溫度近100℃,利用水蒸氣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熱能,殺滅病原體。并當蒸氣凝聚收縮產(chǎn)生負壓時,促進外層熱蒸氣進入補充,穿至物品深處,加速熱量,促進消毒。
(4)高壓蒸氣滅菌(濕熱滅菌) 通常壓力為98.066kPa,溫度121~126℃,15~20分鐘即能徹底殺滅細菌芽胞,適用于耐熱、潮物品。
(5)干熱滅菌 干熱空氣傳導差,熱容量小,穿透力弱,物體受熱較慢。需160~170℃,1~2小時才能滅菌。適用于不能帶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屬器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