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飼養(yǎng)鵝苗的幾個重要技術要點
鵝苗的消化道較短,胃肌容積小,消化機能不健全。故而飼喂鵝苗時,每次不宜喂得太多,只喂六、七成飽,若一次喂得過飽,易造成;又由于鵝苗胃腸容積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數(shù)少,使鵝苗饑餓時間長,就會影響鵝苗的生長發(fā)育。2周齡內(nèi)的鵝苗在自由采食的情況下,采食的食糜5分鐘就可達到腸胃,20分鐘達到十二指腸,2小時開始排糞,4小時排空。喂食時間超過4小時,鵝苗就處于饑餓狀態(tài)。一般地說,鵝苗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數(shù)越多。在育雛初期(即一周內(nèi))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鵝苗活動。
1~3日齡的鵝苗,由于體內(nèi)有剩余卵黃提供營養(yǎng),對飼料要求不高。但3日齡以后,在溫度、濕度、光照適宜和清潔衛(wèi)生、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鵝苗的新陳代謝機能日益旺盛,生長很快,而其胃腸容積小,消化力弱,因此要求品質好、容易消化的飼料;在人工喂養(yǎng)上要求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盤大小、高低適宜,擺放位置適當,分布均勻;飼喂時要少給勤添,讓每只鵝苗都能同時吃得好,吃得適中。
預防:
1、要經(jīng)常保持鵝舍和運動場清潔干燥,常用開水或水對食槽和飲水用具進行消毒。
2、每公斤體重用驅蟲凈45毫克,口服或皮射,每天1次,連用3天。
3、每公斤體重用左旋咪唑20毫克,溶于水中,讓鵝飲用,顯著。
4、每公斤體重用酒石酸甲80毫克,1次內(nèi)服,每天1次,連用3天。
5、常用的驅蟲有(20~30日齡鵝,每只1毫升;1~2月齡鵝,每只2毫升;2~3月齡鵝,每只3毫升;3~4月齡鵝,每只4毫升;5月齡以上5~10毫升。早晨空腹一次性口服),丙硫咪唑(每千克體重25毫克,混飲給藥),咪唑(每千克體重50毫克,每日1次,或0.0125%混飼,連用2日),四咪唑(每千克體重40~50毫升,1次內(nèi)服,或0.01%濃度混飲,連用7天)。
鵝苗養(yǎng)殖技術之雛鵝通風病的:
1、多喂青綠飼料,充足飲水中加入5%的食用堿或適量的高,促進尿酸鹽的排出。
2、停止使用肉用雛雞料。
3、增加日糧中的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的含量)。
4、調整日糧中的鈣磷比例。
一周后隨訪,已基本痊愈。
鵝苗養(yǎng)殖技術之雛鵝通風病的預防:
1、合理的飼料配方,仔鵝對蛋白質的需求量為日糧的15%,過量不僅不能促進生長,反而會使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尿酸鹽,導致負擔過重,機能減弱,引起尿酸鹽在體內(nèi)沉積,引起發(fā)病。
2、保持鵝舍及放牧環(huán)境的良好,避免有毒氣體(氨氣等)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