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萵筍種植的田間管理
春萵苣以苗越冬,前期生長緩慢,需肥量少,栽后澆一次稀糞水,如實行間套作不能施基肥時,年內(nèi)應(yīng)增施1-2次為糞,畝施1000-1500公斤,結(jié)合中耕疏土,促使根系生長。冬前要控制肥水,避免徒長,增強耐寒力,安全過冬。開春后,莖葉迅速生長,進(jìn)入蓮座期后,及時中耕松土,提高土溫,結(jié)合追肥一次,畝施30%人糞尿1000公斤。植株封行后莖部肥大加速,需肥量多,重施2-3次追肥,合計人糞尿2000-3000公斤或尿素30-40公斤,保證莖部膨大。萵筍的生長習(xí)性萵筍對土壤的酸堿性反應(yīng)敏感,適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種植。施肥不能過遲,以免造成莖部開裂。
萵筍為菊科萵苣屬1—2年生作物,根淺而密集,多分布于20~30公分的土層內(nèi)。萵筍喜冷涼氣候,短日照、低溫有利于萵筍生長發(fā)育;長日照,高溫易抽薹開花。萵筍組織脆嫩、含水量高,整個生長期要求均勻而較充足的水分供應(yīng)。
種植季節(jié):
萵筍適應(yīng)性廣,根據(jù)市場需求,選用不同品種可以做到排開播種,周年均衡生產(chǎn)供應(yīng)。通海(正季)主要以秋冬播種,冬春收獲為主,品種主要是玉棒一號、五號、圓葉1號、四季圓葉雜交等。夏季以大花葉、竹葉青為主。
萵筍的種植方法-苗期管理:苗床地要經(jīng)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出苗。齊苗后應(yīng)及時的間苗,應(yīng)及時防治幼苗不可過密引起的幼苗徒長。并適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護幼苗保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zāi)害能力,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萵筍的種植方法-移栽定植:應(yīng)選用表土肥沃,保水力強的地塊移栽,定植前施足底肥、澆透底水;合理密植,密度以20―26厘米見方為宜,定植后澆定根水,并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使幼苗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