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加強對醫(yī)院化學消毒劑的嚴格管理和正確合理使用是預防醫(yī)院的重要措施。由于消毒劑在不斷發(fā)展,新產(chǎn)品不斷出現(xiàn),而各種、物品的消毒有不同的要求,消毒劑的消毒效果又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護理所需的消毒劑的選擇與使用又是在不斷發(fā)展的,因此必須根據(jù)消毒劑的可靠資料和有關新的研究成果,并經(jīng)驗證后慎重選用適宜的消毒劑,以保證的消毒效果,嚴格避免或防止因消毒劑質(zhì)量的問題和使用不當而導致醫(yī)院爆發(fā)事件的發(fā)生。
消毒范圍:不同的注射和穿刺,皮膚消毒的范圍略有不同。
各種注射、針灸、診療性穿刺,皮膚消毒范圍:≥5cm×5cm;
淺靜脈留置針穿刺,皮膚消毒范圍:≥8cm×8cm;
中心靜脈導管、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皮膚消毒范圍直徑>15cm,至少應大于敷料面積(10x12cm)。
總結(jié)一下本文重點:
1.手衛(wèi)生是安全注射的前提!
2.涂擦消毒2遍,自然待干,消毒范圍合規(guī)!
3.皮膚消毒后不應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觸摸穿刺點!
消毒劑劑量:消毒劑量是殺滅微生物的基本條件,它包含消毒強度和時光兩方面。消毒強度在化學消毒時是指消毒劑運用濃度,消毒強度和時光與消毒功效成正比。在肯定狀況下,抵達預期的消毒功效,要有相應的消毒劑強度和時光兩個參數(shù)決策。通常而言,增添消毒處理強度能相應升高消毒的速度;而增添消毒時光也可適當降低消毒強度。當然,假如消毒強度降低至肯定水準,縱使再拉長久光也達不到消毒目標。
微生物品種和數(shù)目:微生物的品種差異,對其消毒的功效天然差異。此外,微生物的數(shù)目的多少也會影響消毒功效,所以在消毒前要研究到微生物污染的品種和數(shù)目。通常而言,微生物的抵抗力越強,污染越要緊,消毒就越麻煩。
4、溫度和濕度:通常而言,無論在物理消毒仍然化學消毒劑中,溫度越高功效越好。濕度過高或不足全部會影響消毒功效,通常45-80%消毒功效較好。(紫外線消毒60%下面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