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德國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采用透水材料鋪裝路面,并致力于不透水路面的改造,其目標是 到2010年,把全國城市90%的路面改造為透水路面。
早在1973年,日本東京建設局就建立了3個人行道透水鋪面的試驗區(qū)?,到1999年已累計 完成1000萬m2的施工面積。日本INAX透水磚早已投放市場,且有著嚴格的企業(yè)標準。同時, 美國等國也制定了推廣透水性路面的相關法規(guī),取得了巨大成效。
透水磚主要作用表現(xiàn)為:
一是 能夠在鋪裝中采用壓實的方法獲得達到一定強度(28d達20MPa)的混凝土路基,減少地下蓄水 層儲藏一定的積水后造成路面下沉的現(xiàn)象(壓實過程注意的事項為:需要找平碾壓密實,壓實 系數(shù)不得低于95%)。
二是這種特殊的混凝土具有較大的連通孔隙率,在鋪裝完畢后,能夠引導 滲透水快速下行,減少因長時間落雨或雨量偏大時路面徑流的出現(xiàn),同時可以滿足較大的蓄水性 能。
三是在長時間空氣干燥的環(huán)境下,可通過蒸發(fā)作用使該層蓄含的水分透過路面散失在空氣 中,達到增大空氣濕度、降低地面溫度、調(diào)節(jié)周圍環(huán)境的效果。
2001年該公司又發(fā)明了一種側、底面透水磚的制造方法。其特點是采用兩種不同的原料進行二次布料, 上層原料為噴霧加工的陶瓷粉料 石料 化工原料;下層原料為陶瓷產(chǎn)品粗粒料 粘結劑 助熔劑 水。用這種方法制造的透水磚不僅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耐磨性很高。可延長其作為地面磚的使用壽命。2001年佛山一家陶瓷企業(yè)也開發(fā)了一種適用于需要迅速排除雨水的廣場、道路等公共場所排水系統(tǒng)的鋪面陶瓷透水磚。其配方為(wt%):廢墻地磚粒70—90、長石粉8— 20、纖維素1~5、木屑1~5,經(jīng)粉碎、過篩、混合,加入適量水攪拌均勻,然后制坯、干燥,在燒成溫度為1100℃~1300℃的條件下燃燒100 min~140 min,降溫出料成陶瓷透水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