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解決花鍵軸同一鍵槽各部位淬火加熱溫度不均勻性問題:
(1)減少感應器高度在保證感應器本身強度及內部冷卻系統(tǒng)冷卻能力的前提下,減少感應器高度,使感應器可以進入花鍵三分之一后就開始加熱,使感應器預熱部位的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
(2)增加預熱工藝增加預熱工藝,感應器在花鍵軸鍵槽下部起始位置加熱一、二秒后開始運動,增加花鍵軸鍵槽下部加熱效果。這樣達到花鍵軸同一鍵槽各部位淬火加熱溫度的均勻。
感應在中國是感應熱處理,致力于感應淬火技術的研發(fā)已有十多年的歷程,目前擁有多項核心,其淬火機床已應用于眾多工業(yè)領域傳動部件及動力輸出部件的感應淬火。
變速器換檔叉軸感應淬火
換檔叉軸結構獨特,技術要求高,采用常規(guī)的感應淬火工藝難以達到技術要求。熱處理技術要求及零件結構特點零件材料為45鋼,要求波形槽部分感應淬火,硬度≥55HRC,有效硬化層深≥2mm。
采用一般的多匝外圓感應器淬火時,由于尖角效應,棱邊棱角部分的加熱速度比其它部分快,在波形槽溫度還未達到淬火溫度時,盲孔出口平臺的棱角棱邊就已過熱,甚至被燒熔。我們曾經試過在盲孔中插入銅塞,以屏蔽盲孔及出口處的棱邊棱角。單齒一次加熱或掃描淬火單齒一次加熱淬火中頻8~10kHz常用于m=8mm以上的大模數齒輪。雖然解決了棱邊棱角過熱過燒,但由于零件整個圓柱面被加熱,盲孔受到熱影響產生變形,無法保證尺寸要求。采用平面感應器對波形槽單邊加熱時,由于平面感應器的功率損耗大,電效率低,加熱速度慢,在加熱波形槽過程中,熱量已向盲孔傳導,再加上平面感應器磁力線逸散入盲孔,當波形槽溫度達淬火溫度時,盲孔也已被加熱,無法達到盲孔精度要求。
改進工藝方案為零件預先反彎曲變形→屏蔽感應加熱淬火→回火→校直→磨外圓。(1)用紫銅管制造屏蔽套。半軸設計給感應熱處理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首先,采用一只感應器既要滿足桿部深層淬火,又要滿足法蘭部圓角大直徑范圍淬火,其功率分配較難掌握。其作用是把不需加熱的地方全部屏蔽,只露出波形槽部分,這樣,在波形槽感應加熱淬火過程中可地減少盲孔受到的熱影響。 (2)感應器仍采用電的圓柱形感應器。(3)為減少淬火變形,采用聚乙烯醇冷卻液。(4)在零件感應加熱前進行預先反變形處理。
車軸的感應淬火
40鋼車軸表面感應淬火強化工藝研究是我國高速鐵路的發(fā)展需要,填補國內在這項領域的技術空白。
車軸表面強化工藝的選擇對于絕大部分軸類零件,通常采用高頻或中頻表面淬火來提高其使用壽命。動車軸、機車軸是一種即傳遞動力而又起支撐作用的心軸,而車輛軸是一種不傳遞動力而只起支撐作用的心軸,主要承受彎曲或彎曲疲勞負荷。統(tǒng)計表明大多數的各類軸均因疲勞斷裂和微動磨蝕磨損而失效。為了避免發(fā)生脆性斷裂,滿足強度與韌性的要求,目前車軸常采用調質或正火工藝,但往往因疲勞與微動磨蝕磨損性能欠佳,而沒有達到應有的使用壽命。簡單的說就是銷軸淬火設備熱處理效果好,詳細的就要從多方面來比較了。實踐表明,在調質或正火的基礎上再施加表面感應淬火強化處理,可使服役壽命成倍地延長。因此,這是提高車軸使用壽命的一種重要工藝方法。車軸表面強化一般主要分噴涂 滾壓強化和感應淬火強化兩種,滾壓強化因其強化深度較淺,硬度較低,提高服役壽命有限。中頻感應淬火加熱適中,適合車軸表面加熱深度。日本、法國均采用中頻感應淬火強化。表面感應強化對提高車軸的彎曲或扭轉疲勞強度、減少對缺口的敏感性和應力集中十分有效。表面感應淬火后,由于心部高的有效韌性和塑性,允許其硬化層有較高的硬度,以保持高的耐磨性、強度和殘余壓應力,充分發(fā)揮材料的潛力。國外對車軸中頻感應淬火從過去的局部淬火、分段淬火,發(fā)展到現在的表面全長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