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主動道歉;如果是別的孩子的錯,可以去和老師反應一下情況,讓老師來協(xié)調(diào)處理;如果是學校和老師處理不得當,可以先跟學校和老師協(xié)商下一步處理辦法。
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表現(xiàn)出理解和寬容的態(tài)度,這樣會給老師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如果在沒搞清楚狀況之前就去學校和老師大鬧,只會讓老師覺得家長無理取鬧。給老師留下這樣的印象,其實對孩子沒什么好處。
規(guī)則制定好后,家長只需要和顏悅色偶爾提醒:功課做了嗎?告訴孩子,如果他哪門學科需要幫助,可以告訴我,我們一起找解決辦法。只要他知道安排時間,知道輕重緩急,不要過多涉入,只是有時表揚他的時間管理做得很好。
與孩子一起檢查他執(zhí)行責任的情況
學習成績來后,一起分析,問他問題出在哪,怎樣改進,知道他自己會做總結,有心去改,就好了。不要太頻繁查孩子的成績,家長容易對孩子的每個錯誤過于關注,接著就情不自禁地想“修正”孩子的每一個錯誤,從而引起家長與孩子的沖突。我們應該給孩子一些成長的空間,家長應該把握的大方向,看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