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怎樣選擇園林石雕的材料
不管古代還是現(xiàn)在,園林都是一種常見的人文環(huán)境,可見人們對于園林藝術的喜愛。而園林石雕則是園林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既能夠使環(huán)境具有深刻的自然風味的同時又使自然景觀增添了人文藝術特色,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那怎樣選擇園林石雕的材料呢?
而園林石雕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幾種:
1.青石:能夠給人以古樸和滄桑的感覺,用來雕塑古代人物再適合不過;
2.花崗巖:是常見的雕刻石材,是具自然力的一種石材,因為普通而容易與園林形成渾然一體的感覺。
3.漢白玉:這是一種較珍貴的石材,材質細膩,制成雕塑極具美感。
4.還有一種是河南黃:一種給人以感覺的大理石,主要配合相應的建筑風格使用。
刻工細膩的蘇州石雕
蘇州地處江南丘陵的余脈,城郊有起伏的山巒,盛產花崗巖、石灰?guī)r等。
《吳縣志》:“金山 在天平山東南,初為茶塢山,進宋年間鑿石得金易今名,山高五十余丈,多美石......”其石適合雕刻,被用于陵墓、寺院、橋梁、牌坊等建筑及裝飾。吳地工匠聰慧好古,心靈手巧,用這些自然賜予創(chuàng)作了精美的工藝品。
蘇州石雕早見于東漢陵墓雕刻,隋唐以后,除去陵墓、建筑石雕外,寺院的建筑和裝飾不斷增多,都留下不少遺跡,如寺廟的佛像、經(jīng)幢、石人、石獸、石欄、石橋、石碑的柱頭、欄板、基座等處都雕有精美的圖案。
風格奇異的嘉祥石雕
山東省的花崗石雕刻和大理石雕刻都很發(fā)達,青島、平度、萊州、泰安、嘉祥等市縣是其石雕刻制品的主要集中生產地區(qū),其生產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并已批量出口石刻制品。曾子的故鄉(xiāng)嘉祥縣是中國石雕和漫畫石刻發(fā)祥地之一,是我國又一個“石雕之鄉(xiāng)”。嘉祥石雕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如漢代武氏墓群石刻和漢畫像石刻,嘉祥縣已成為山東省重點石刻品出口地區(qū)之一,并將進一步擴大發(fā)展。
自古嘉祥“家家聞錘響,戶戶操纖忙”。千百年以來,嘉祥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和嘉祥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得以一直屹立在中國石雕文化的頂峰。每年有數(shù)以萬計的各類石雕藝術品從這里輸向全國乃至世界。
嘉祥石雕藝人亦曾為忽必烈雕刻一獅一鼎,并為其督燕南各路石工營建大都,即今天的紫禁城,有天下“咸稱嘉祥石刻”之說。從云岡石窟、五臺山佛寺、故宮、圓明園、頤和園、金水橋到人們大會堂、紀念堂等建筑,處處留下了嘉祥石雕的雕刻印記。當代嘉祥石雕更是譽滿全球,形成了傳統(tǒng)、仿西洋、園林等各個流派,更出現(xiàn); 多位全國工藝美術大師。
石雕藝術風格形成的創(chuàng)新成分
今天很多人都面臨著如何建立自己的藝術風格問題。對此,有三個必須解決的前提。
其一,在研究建立藝術風格之前,首先要具備藝術思維的范式,即建立起對個人對石料、題材、造型等的獨特理解和感悟。只一味地摹仿、重復前人或別人的之處,缺乏研究與思索,至多造就出一個的工匠,而不可能成就一個大師。
風格來自對石文化的深入理解;對人文傳統(tǒng)的通曉;對社會人生的充分領悟;對自然的美好追求;這些是賦予藝術生命及內涵的基本要素。不斷地審視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夠開發(fā)出藝術智慧,才能看到“美”之真諦,才能把對藝術風格問題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其二,風格取決于與眾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對此,創(chuàng)新與突破是關鍵。創(chuàng)新與突破之“理”在于拋棄固有的僵化的成規(guī),注入新的藝術思維方法,借助新的藝術概念、新的表現(xiàn)形式,展現(xiàn)新的發(fā)展空間。
其三,風格的表現(xiàn)要反映出石文化的本質內涵,要有創(chuàng)作者賦予的藝術。這樣的作品才能夠稱之為“神品”。若以改良而論創(chuàng)新,只要有一定才氣,都可做到,然而如此自家風貌,嚴格地講,都還算不上是成就的創(chuàng)新,細加品味終離不開工匠所為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