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還有一些孩子則過于依賴別人
還有一些孩子則過于依賴別人。小嬰兒老是黏著人,稍大些的孩子除了黏人還會哭鬧,或者不愿意自己獨立做事。這樣的行為難免會讓父母疲憊,因為他們無一例外希望孩子能獨立一些。這時父母就忘了孩子在這個世界中多么地不知所措,而簡單地將孩子對他們的依賴理解為一種控制。你要提醒自己孩子已經努力了,在她的能力和發(fā)展階段所允許的范圍內盡力了,只有你耐心的鼓勵才會讓她順利過渡到更為自信的階段。
孩子猛烈敲門想要出去,你用“為什么這么著急”的表情看看他
通過詢問孩子的愿望,你同時也在幫他思考自己在做什么。這種由對某個場景作出反應轉換到思考的過程,對孩子的發(fā)展非常關鍵。正是這種能力使孩子可以形容自己的情緒感受,而不再是通過動作將其表現出來。你在這個過程中的態(tài)度和你所說的話同等重要。孩子猛烈敲門想要出去,你用“為什么這么著急”的表情看看他,都會延緩下一步的行動,刺激他思考而不是簡單的行動。這是將愿望或行動符號化、象征化的關鍵,也是將孩子的行動轉換為思考的重點所在。
開玩笑似地制造障礙,故意干擾她的活動,她就沒法對你不理不睬了
有些時候,無論你如何精心設計感覺刺激的方案,無論你如何努力進行嘗試,孩子壓根兒對你不理不睬。這時你就可以稍微提高要求,故意開玩笑似地制造障礙,故意干擾她的活動,這樣她就沒法對你不理不睬了。如果孩子在房間里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你也試過了變成她的影子,或者搶先趕到她要去的地方,而這些努力都沒有什么效果。那就試著變成一只小狗,蹲伏在她的腿前。以開玩笑的方式沖她叫,她就知道你在和她玩游戲。這樣做并不是為了嚇她或者煩她,而是為了制造一個互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