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鉆孔是指用鉆頭在實體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操作。這里講述了勘探工作里的鉆孔工作,以及鉆孔需要的輔助工具以及部分應(yīng)急措施方法。在地質(zhì)勘查工作中,利用鉆探設(shè)備向地下鉆成的直徑較小深度較大的柱狀圓孔,又稱鉆井。
鉆削時軸向力大。這主要是由鉆頭的橫刃引起的。鉆孔時50%的軸向力和15%的扭矩是由橫刃產(chǎn)生的。因此,當(dāng)鉆孔直徑d﹥30mm時,一般分兩次進行鉆削。次鉆出(0.5~0.7)d,第二次鉆到所需的孔徑。由于橫刃第二次不參加切削,故可采用較大的進給量,使孔的表面質(zhì)量和生產(chǎn)率均得到提高。
鉆孔起始部位稱孔口,側(cè)部稱孔壁,底部稱孔底。鉆孔的直徑D簡稱孔徑,孔口直徑稱開孔口徑,孔底直徑稱終孔直徑。從孔口至孔底的距離H稱鉆孔深度,簡稱孔深。鉆孔的某一段稱孔段。
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層用鎬、鍬進行,遇堅硬土層用錘、釬破碎;挖土次序為先挖中間部分后挖周邊,允許尺寸誤差3cm,擴底部分采取先挖樁身圓柱體,再按護底尺寸從上到下削土修成擴底形。棄土裝入活底吊桶或籮筐內(nèi)。垂直運輸,在孔上口安支架、工字軌道、電葫蘆或搭三木搭,用1~2慢速卷揚機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機動翻斗車或手推車運出。人工挖孔樁底部如為基巖,一般應(yīng)伸入巖面150~200mm,底面應(yīng)平整不帶泥砂。
鉆孔的功用:①獲取手地下地質(zhì)實物資料,即從鉆孔取出巖心、礦心、巖屑或液、氣態(tài)地質(zhì)鉆孔樣品,必要時從孔壁補取側(cè)壁巖樣礦樣;②作為地球物理測井的通道,獲取巖礦層各種地球物理信息;③作為人工通道觀測地下水層水文地質(zhì)動態(tài)。
孔深用測繩和鋼尺丈量。鋼筋籠放不到底時還需要修孔直至孔壁鉛直,鋼筋籠能順利放到底為止。
用鑿巖機(在堅固材料中)鉆孔洞。在花崗巖上鉆孔。
指為了裝飾、識別或便于分開而(常用機器)打一排小孔或花樣。形似獨木舟有時鉆孔作為垂飾的船形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