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處理
編程前,根據零件的幾何特征,先建立一個工件坐標系,
數控系統(tǒng)的功能根據零件圖紙的要求,制定加工路線,在建立的工件坐標系上,首先計算出刀具的運動軌跡。對于形狀比較簡單的零件(如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只需計算出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幾何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
3) 編寫零件程序清單
加工路線和工藝參數確定以后,根據數控系統(tǒng)規(guī)定的定代碼及程序段格式,編寫零件程序清單。
4) 程序輸入
5) 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

數控加工程序的結構
1. 程序的構成:由多個程序段組成。
O0001;O(FANUC-O,AB8400-P,SINUMERIK8M-%)機能定程序號,每個程序號對應一個加工零件。
N010 G92 X0 Y0;分號表示程序段結束
N020 G90 G00 X50 Y60;
...;可以調用子程序。
N150 M05;
N160 M02;
2. 程序段格式:
1) 字地址格式:如N020 G90 G00 X50 Y60;
常用的格式,現代數控機床都采用它。地址N為程序段號,地址G和數字90構成字地址為準備功能,...。

由此設想是否可以在一次加工循環(huán)中加工數個零件,則主軸送進長度為單件零件長度的數倍 ,甚至可達主軸更大運行距離,而彈簧夾頭夾緊機構的動作時間間隔相應延長為原來的數倍。對數控系統(tǒng)的功能一定要根據機床的性能需要來選擇,訂購時既要把需要的功能訂全,不能遺漏,同時避免使用率不高造成浪費,還需注意各功能之間的關聯性。更重要的是,原來單件零件的輔助時間分攤在數個零件上,每個零件的輔助時間大為縮短,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為了實現這一設想,我電腦到電腦程序設計中主程序和子程序的概念,如果將涉及零件幾何尺寸的命令字段放在一個子程序中,而將有關機床控制的命令字段及切斷零件的命令字段放在主程序中,每加工一個零件時,由主程序通過調用子程序命令調用一次子程序,加工完成后,跳轉回主程序。需要加工幾個零件便調用幾次子程序,十分有利于增減每次循環(huán)加工零件的數目。通過這種方式編制的加工程序也比較簡潔明了,便于修改、維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子程序的各項參數在每次調用中都保持不變,而主軸的坐標時刻在變化,為與主程序相適應,在子程序中必須采用相對編程語句。

數控車床準備功能G代碼(JB3208-83),G代碼(或G指令)是在數控機床系統(tǒng)插補運算之前需要預先規(guī)定,為插補運算作好準備的工藝指令,如:坐標平面選擇、插補方式的指出、孔加工等固定循環(huán)功能的特定等。G代碼以地址G后跟兩位數字組成,常用的有G00~G99,現代數控機床系統(tǒng)有的已擴展到三位數字。數控車床車削螺紋時主軸轉向不必像普通車床那樣交替變換,它可以一刀又一刀不停頓地循環(huán),直到完成,所以數控車床螺紋的效率很高。 G代碼按功能類別分為模態(tài)代碼和非模態(tài)代碼。a、c、d、……j、k等9組,同一組對應的G代碼稱為模態(tài)代碼,它表示組內某G代碼(如c組中G17)一旦被特定,功能一直保持到出現同組其它任一代碼(如G18或G19)時才失效,否則繼續(xù)保持有效。所以在編下一個程序段時,若需使用同樣的G代碼則可省略不寫,這樣可以簡化加工程序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