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碰到電力電容器出現(xiàn)常見故障時應該怎么做?
解決常見故障電力電容器先要斷掉電力電容器的隔離開關,打開隔離開關兩邊的刀閘。因為電容器組經(jīng)充放電電阻器充放電后,將會一部分殘留正電荷一時放不完,仍應開展一次人工服務充放電。
充放電時先將電線接頭接地裝置端接好,再用接地棒數(shù)次對電力電容器充放電,直到無火花放電及充放電聲才行。即便如此,在觸碰常見故障電力電容器前,還應戴上帶絕緣性的手套,先用短路線將常見故障電力電容器兩方面接線,隨后手動式拆裝和拆換。
機械應力導致電容失效
陶瓷電容坑的失效就是短路了,一旦陶瓷電容短路,產(chǎn)品無法正常使用,危害非常大,那么造成短路失效的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是機械應力、機械應力會產(chǎn)生裂紋,從而使電容容量變小或者是短路。
為什么會產(chǎn)生扭曲裂紋呢?這是由于貼片是焊接在電路板上的。對電路板施加過大的機械力、使得電路板彎曲或老化,從而產(chǎn)生了扭曲裂紋。
扭曲裂紋從下面的外部電極的一端延伸到上面的外部電極的話,容量就會下降,使得電路呈現(xiàn)出開路狀態(tài)(開放)。因此,即使裂紋不是十分嚴重,如果到達貼片內(nèi)部電極,焊劑中的有機酸和濕氣會通過裂紋的縫隙侵入,導致絕緣電阻性能降低。另外,電壓負荷會變高,電流的流量過大時,糟糕的情況會導致短路。
一旦出現(xiàn)了扭曲裂紋,是很難從外面將其去除的,因此為了防止裂紋的產(chǎn)生,應當控制不要施加過大的機械力。
一般電容封裝越大,越容易產(chǎn)生機械應力失效。
電容器送電前的檢查?
電容器送電前的檢查
1、絕緣搖測:1kV以下用1000V搖表搖測,3~10kV用2500V搖表搖測,并作好記錄。在搖測法中應注意搖測法的使用,以免電容放電燒壞搖測儀,搖測法完成后要進行放電。
2、耐壓試驗:電力電容器在送電前應作一交接性試驗。
3、電容器的外觀檢查無破損,無漏油、滲油現(xiàn)象發(fā)生。
4、聯(lián)線正確可靠。
5、各種防護裝置,正確可靠。
6、排放系統(tǒng)完好。
7、控制設備完好,運行正常,各項儀表校驗合格。
8、自動功率因數(shù)補償裝置調(diào)整好(提前用移相器調(diào)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