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數(shù)顯軌距尺,鐵路數(shù)顯軌距尺,湖北數(shù)顯軌距尺教您認識鐵路數(shù)顯軌距尺參數(shù)有那些?
軌距尺是用于測量鐵路線路軌距、超高、查照間隔和護背距離等,鐵路專用計量器具按其準確度分為0級、1級、2級三個等級,0級軌距尺用于測量允許速度不超過350km/h的鐵路線路、1級軌距尺用于測量允許速度不超過250km/h的鐵路線路、2級軌距尺用于測量允許速度不超過160km/h的鐵路線路、其軌距尺結構形式主要分為標尺軌距尺類和數(shù)顯軌距尺類。軌距尺與現(xiàn)流行的工字鋁結構軌距尺相比,由于其傳動機構的導桿安裝在尺身下部,導桿與測頭的距離縮小,有效的減少了阿貝誤差,軌距測量效果有了顯著的提高。
其數(shù)顯軌距尺測量范圍是:
(1435~1470)mm 標準軌距范圍、
(1381~1401)mm 查照間隔距離范圍、
(1338~1358)mm 護背距離范圍、
(-185~ 185)mm 超高水平測量范圍、
軌距尺檢定器除了正常的維護保養(yǎng),以下4點應特別注意。
(1)帶有百分表的軌距尺檢定器在完成檢定工作后,要將檢定器的活動測頭調至適當位置,將百分表測頭完全釋放,使百分表的游絲完全處于非受力狀態(tài)。
(2)完成檢定工作后,工作量規(guī)應垂直懸掛保管,若將量規(guī)平放,應考慮自重變形,選擇合理支撐位置。
(3)支撐位置的選擇。量規(guī)屬細長桿件,使用的是其長度的實際值(1435±0.20)mm.因此,在支撐位置的選擇上應采
用貝塞爾點支撐,即支撐位置α=0.2203L。式中α為支撐位置,mm;L為量規(guī)長度,mm。
(4)對于采用數(shù)顯尺的檢定器,在送檢拆卸數(shù)顯尺時,數(shù)顯表與直尺不得拆開,應整體拆卸,以免限位片丟失。
總之,計量人員在檢定過程中應嚴格執(zhí)行檢定規(guī)程認真履行操作程序,規(guī)范檢定記錄的填寫,正確出示檢定證書,這樣才能保證值傳遞的準確可靠。
標準軌距
1435毫米的標準軌距,使用國家廣泛,它是全球常見的軌距,全世界大約百分之六十的鐵路都屬于標準軌距。
標準軌距有不少來歷,其中一種是,古羅馬時代,泥土路居多,因此,馬車在上面跑來跑去,慢慢地就會在路上壓出兩道深深的輪痕。u測量準確度2級:用于測量鐵路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線路。于是,和這個輪痕同寬的馬車跑起來會特別輕松,而那些和輪痕不同的馬車行駛起來就特別費力,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輪痕里。久而久之,同一個地方的馬車就會變成相同的輪距。
馬車與準軌
后來,羅馬干脆規(guī)定,羅馬境內全部改用一樣的馬車輪距,為4 尺 9 寸,這非常接近標準軌距的寬度。如果由傳感器搭建的電路輸入與輸出成線性關系,那么,對控制程序的編制會顯得特別容易。這只是其中一種說法而已,還有的說法是,標準軌距是由馬屁股的寬度決定的。不管怎樣,國際鐵路協(xié)會在1937年將1435毫米定為標準軌距,于是,它成了國際上使用廣泛的軌距。
開普軌距
開普軌距寬1067毫米,比標準軌距的窄,所以它屬于窄軌。之所以名為開普軌距,是因為前南非好望角開普省在 1873 年采用了這個軌距,但其實開普省不是使用1067毫米軌距的地區(qū)。
使用開普軌距的國家和地區(qū)還真不少呢,我國香港的電車使用1067毫米開普軌距,還有我國臺灣省的絕大部分地區(qū)也都使用1067毫米軌距,日本的鐵路軌距也主要為1067毫米,只有在建造高鐵(新干線)時,為了提高車輛行駛的穩(wěn)定性,統(tǒng)一采用了1435毫米的標準軌。使用時,卡住測點后,軌距尺自動完成所有數(shù)據(jù)的測量,直接讀取測量數(shù)據(jù),視覺誤差和刻線間估算讀數(shù)這兩種誤差,省去了使用機械軌距尺繁瑣的操作程序。
開普軌距是挪威先搞出來的,當挪威想建鐵路時,考慮到挪威的山很多,而且當時運量也不大,就采用了1067毫米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