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愛因斯坦說:“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币粋€人在想什么,只有讓他開口,就可以大致了解他所思考的內(nèi)容。自己的孩子自己比較了解,除非他撒謊成性了,否則,家長完全可以通過孩子的語速語調(diào),來分析孩子是否說謊。如果感覺孩子近期說話不夠流利,語無倫次,或含糊其辭。那么,家長一定要注意了,可能孩子有事瞞著你了。
有的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說話很沖人。比如“媽媽,你能不能少說兩句”“爸爸,你老說這些煩不煩啊”。面對智力快速發(fā)展的孩子,很多家長感到自己已經(jīng)“江郎才盡”了。家長們反復(fù)說的那幾句話,真的也是思維枯竭的表現(xiàn)。當(dāng)你覺得自己說服不了孩子的時候,家長們還是少說幾句吧。打嘴仗有意思嗎?沒有,它反而會讓爭吵變得更糟。
幾乎每位爸媽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自己的孩子一直以來都很聽話、很依賴自己的,但是不知道從哪一天起,他好像忽然就變了,開始學(xué)會跟爸媽對著干。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叫他往東,他偏往西,就像阿凡提的小毛驢,然后你叫他刷牙,他偏不刷,你讓他先做作業(yè)再玩,他偏要先玩再做作業(yè)。那么在這個時候,很多爸媽就會感覺特別崩潰,你說要揍他吧?又不行,因為怕下重手了對孩子心理有什么不好的影響,加上好像很多心理學(xué)家都說應(yīng)該要溫柔對待孩子,那怎么辦呢?
你可以問問自己的孩子說,有時候爸爸媽媽講的東西可能你不同意,那么你的想法是怎么樣的呢?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同時在這個過程里邊,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把一些感受具像化,讓孩子能夠更具像地描述,比如他可能會跟你說,在我玩玩具的時候,我希望你不要催我,我能夠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我一直說,不叛逆的孩子沒有未來。因為其實當(dāng)孩子跟你對著干的時候,他是為了保護(hù)自己,同時在表達(dá)自己,這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表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