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什么叫化學需氧量(COD)?
所謂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
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瘜W需氧量(COD)的測定,隨著測定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其測定值也有不同。
目前應用普遍的是酸性高氧化法與氧化法。高(KMnO4)法,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值時,可以采用。(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現(xiàn)性好,適用于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
什么叫水的溶解氧(DO)?
溶解于水中的游離氧稱為溶解氧(用DO表示),常以O2mg/L、mL/L等單位來表示。
天然水中氧的主要來源是大氣溶于水中的氧,其溶解量與溫度,壓力有密切關系。溫度升高氧的溶解度下降,天然水中溶解氧含量約為8~14mg/L,敞開式循環(huán)冷卻水中溶解氧一般約為6~8mg/L。
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的多少,也反映出水體遭受到污染的程度。當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時,由于氧化污染物質需要消耗氧,使水中所含的溶解氧逐漸減少。污染嚴重時,溶解氧會接近于零,此時便滋長繁殖起來,并發(fā)生有機污染物的而發(fā)臭。因此,溶解氧也是衡量水體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什么是水的酸度?
水的酸度是指水中所含能提供H離子與強堿(如NaOH、KOH等)發(fā)生中和反應的物質總量。這些物質能夠放出H,或者經(jīng)過水解能產生H。水中形成酸度的物質有三部分:
(1)水中存在的強酸能全部離解出H,如硫酸(H2SO4)、鹽酸(HCl)、(HNO3)等;
(2)水中存在的弱酸物質,如游離的二氧化碳(CO2)、碳酸(H2CO3)、(H2S)、醋酸(CH3COOH)和各種有機酸等;
(3)存在的強酸弱堿組成的鹽類,如鋁、鐵、銨等離子與強酸所組成的鹽類等。
天然水中,酸度的組成主要是弱酸,也就是碳酸。天然水中在一般的情況下不含強酸酸度。水中酸度的測定是用強堿的標準溶液(如0.1mol/LNaOH)來滴定水中。如用橙指示劑所測得的酸度是指強酸酸度和強酸弱堿形成鹽類的酸度;而用酚酞指示劑所測得的酸度包括了上述三部分酸度,即稱為總酸度。
硬水對工業(yè)生產有什么危害?
硬水作為工業(yè)生產用的冷卻水,會使換熱器結水垢,嚴重的不僅會阻礙水流通道,使熱交換效果大大降低,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甚至停產。結垢還會產生垢下腐蝕,會使換熱器穿孔而損壞,不僅物料漏損,而且增加設備投資費用,浪費鋼材。
硬水用于洗滌,也往往影響產品質量,如紡織印染會造成織物的斑點,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影響強度。硬水作為鍋爐用水,在鍋內加熱后,經(jīng)過蒸發(fā)濃縮過程,使鍋爐受熱面結水垢,而水垢的導熱性能極差。水垢的導熱性能只有鋼材的幾百分之一。在鍋爐內結垢之后,如果仍要達到無水垢時同樣的爐水溫度,勢必要提高受熱面的壁溫,例如1.01Mpa(10atm)的鍋爐,壁溫為280℃,當硅酸鹽水垢達1mm厚時,要達到同樣的爐水溫度,壁溫要提高到680℃,此時鋼板的強度自3.92Mpa(40kgf/cm2)降至0.98Mpa(10kgf/cm2),嚴重的會引起爆裂事故。金屬溫度升高還會使金屬伸長,1m長的鋼板,每升高100℃,伸長1.2mm,增加材料應力,導致?lián)p壞。
此外,結垢之后,使受熱面的傳熱情況變壞,燃燒熱也不能很好地傳給水,降低了鍋爐的熱效率,從而白白浪費燃料,如結有1.5mm厚硫酸鹽水垢,就要浪費燃料10%以上,并使鍋爐的出力大為降低。結水垢之后,還得經(jīng)常清洗,不僅影響生產,且而降低鍋爐使用壽命,還要耗費人力物力。因此,硬水對工業(yè)生產的危害很大,必須根據(jù)產品或設備對水質的要求,對硬水進行軟化、除鹽或其他有效的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