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太湖石是皇室園林的搭景大理石,是園林石的一種。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作為案石而擺放于書桌、文案之上的太湖石,其質量要求較高,不僅要石體大小適中,更重要的是,石質要奇巧、造型多變。是自然界惟妙惟肖,當然產(chǎn)生潔白如玉,形態(tài)各異的奇石。太湖石可以說形態(tài)各異,絢麗多姿:或形奇、或色艷、或紋美、或質佳、或潔白如玉、毓秀灑脫;或渾穆古色古香、莊重低沉,超然物外,讓人心曠神怡,神思幽幽。它反復,一石一座巧設計構思,自然天成,是疊置庭院假山,修建園林,美化綠色生態(tài),裝點自然環(huán)境的挑選,是一勞永逸的綠色施工。
太湖石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一些園林景觀石對發(fā)熱量的吸取本事比其他的的強,色調偏暗的園林景觀石吸取大量的光熱發(fā)電。據(jù)《清異錄》載:五代后晉時始有人玩賞,到唐始特別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個酷愛收藏太湖石的人。他在府第歸仁里和南郭的別墅收藏太湖石。白居易稱他“休息之時,與石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賓友,親之如賢哲,重之如寶石,愛之如兒孫”的地步,可見其愛石之深。白居易曾寫有《太湖石記》專門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譜》中也專門有記載,而發(fā)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綱”指的就是太湖石,從而引起了農(nóng)民起義。歷遺留下來的太湖石有蘇州留園的“冠云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等園林名石。
太湖石分為水石和干石兩種。除天然形成的以外,太湖石也有匠人參與加工的。據(jù)明代林有麟著《素園石譜》記載:“平江(今蘇州)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于急水中舂撞之,久之如天成,或以熏煙,或染之色”。
不論太湖石外形奇異,亦或者石色驚艷、石頭紋理清晰,越是奇的外形越值得收藏,越奇的太湖石就越有經(jīng)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