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齒條加工方式:
首先我們選擇好毛坯材料,然后進行機械加工。
車間常用的齒部加工方式有:插齒、刨齒、銑齒加工。
插齒刀插出齒廓,我們稱這種方法為展成法,使用這種方法加工出來的零件精度高。
加工齒條的另一種方法是刨齒加工,用成型刀具對毛坯進行加工,每加工好一個齒后,再加工下一個齒,挨個齒刨出整個齒條。使用這樣的方法加工精度較低。
銑床加工。與成型的齒輪銑刀加工。這個加工過程和刨床加工相近。
線切割加工。這種加工方法適合于小模數(shù)齒條,且加工精度高。
對于一些超大或著微小的齒則根據(jù)技術(shù)要求的精度及材料的不同,合理的選擇精鑄、模壓、粉末冶金等制造方法。
大量的齒條加工,普通都由設(shè)備消費制造,或設(shè)計制造分度機構(gòu)來處置加工難題,也有設(shè)計分度機構(gòu)在銑床上加工的。但是假設(shè)數(shù)量少,也完好可以應(yīng)用銑床上原有附件,立銑頭、分度頭號中止齒條加工的等等,方式多樣。
1.抗乳化性:由于開機、停機等的溫度變化所產(chǎn)生的水蒸氣會使?jié)櫥椭谢烊胨?,所以潤滑油需要具體分離沉淀水分的性能。
2.抗泡性:齒輪的旋轉(zhuǎn)使被攪拌的潤滑油產(chǎn)生氣泡,對油膜的形成產(chǎn)生有利影響,所以潤滑油需要具有良好的削泡性能。
3.防銹防腐性:潤滑油中混入鐵銹會造成齒面磨損及潤滑油的氧化速度會變快,所以滑油需要具有防銹、防腐性能。
齒條的工藝路線
齒條的加工工藝路線為:鍛毛坯→粗加工→調(diào)質(zhì)→半精加工→回火→精加工
工序的內(nèi)容
工序(1)鍛造毛坯至尺寸(下料)35×33×720mm,材料為45號鋼。
工序(2)退火處理,去除應(yīng)力。
工序(3)用刨床粗刨四面,且每面留余量1.5-2mm,長留余量2-3mm。
工序(4)正火處理,增加材料的洛氏硬度。
工序(5)精刨四面及42°槽,倒角,每角留余量0.2-0.3mm總長至尺寸715mm,它與水平夾角為10°,保留粗糙度為1.6.
工序(6)磨各面至尺寸并保證平行度,垂直度和精度。保證要尺寸28mm,30mm,75mm.
工序(7) 用成型銑刀銑齒,且保證齒的精度,齒厚為4.71mm,模數(shù)=3,齒數(shù)=76.
工序(8)鉗工齒端倒角,修毛刺。
工序(9)鉗工劃孔線,保證孔的尺寸,軸向定位尺寸為10mm,孔1、2、3的定位尺寸為80mm、60mm、156mm、孔4、5、6的定位尺寸為80mm、310mm、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