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外源ji素
2.2.1外植體的誘導香樟外植體誘導過程中施加的細胞分裂素一般選用6-BA,生長素一般選用NAA和IAA。吳金壽等研究表明,芳樟莖段用改良MS 6-BA2mg/L NAA0.lmg/L固體培養(yǎng)基,誘導系數(shù)zui高,培養(yǎng)巧d后陸續(xù)分化出不定芽,苗況較好未見褐變。王長憲等研究發(fā)現(xiàn),香樟側芽的分化受NAA的影響較大,在加人一定量的6-BA情況下,再加人0.1mg/LNAA對側芽誘導初分化效果明顯;在對香樟葉片愈傷組織誘導時,附加BA和2,4一D的配比為1:4能提高愈傷組織的誘導率。8月下旬時,就可以剪取強壯的半成熟枝的枝條,作為嫩枝扦插的插穩(wěn)。辜夕容等則認為,6-BA濃度越高,對香樟莖段上隱芽的萌動與伸長越有利,低濃度6-BA有利于愈傷組織的生長;培養(yǎng)基中NAA濃度越高,香樟莖段上愈傷組織長得越好,但過低或過高則不利于香樟莖段隱芽的萌動與伸長,而在濃度適中(0.05mg/L)時,腋芽才長得zui好;同時6-BA與NAA的濃度比過低或過高均不利于香樟莖段隱芽的萌動與伸長,只有在6一BA/NAA為40時,萌出的腋芽zui長,較低配比則有利于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因此認為MS 6-BA2.0mg/L NAA0.O5mg/L為香樟莖段初代培養(yǎng)的適培養(yǎng)基,而l/2MS 6-BA0.5mg/L NAA0.lmg/L可用于產生愈傷組織。吳幼媚等則認為6-BA4一5mg/L十IAA2mg/L是香樟叢生芽誘導的理想ji素組合。
小結與展望
香樟的組織培養(yǎng)是解決香樟種苗來源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現(xiàn)香樟種苗產業(yè)化生產的基礎。為了更好di推進香樟的生產發(fā)展,本文就近年來香樟的組培快繁技術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雖然目前有不少香樟組織培養(yǎng)獲得成功的報道,但不同學者間的觀點還存在一定的分歧。對香樟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出現(xiàn)的褐變、繼代周期偏長、出現(xiàn)斷莖等間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同時要加強香樟遺傳轉化體系方面的研究,把香樟的組織培養(yǎng)與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結合起來,以創(chuàng)造新的香樟優(yōu)良品種.
園林苗木配置的原則
雖然園林苗木的配置工作涉及面廣,形式多變,但亦有基本原則可循。
首先,因為園林苗木是具有生命的有機體,有著自身獨特的生長發(fā)育特性,同時又與其所 位于的生境間有著密切的生態(tài)關系,所以在進行配置時,應將其生物學特性及生態(tài)學習性作為 基礎進行考慮。其次,園林苗木具有美化環(huán)境、改善防護及經濟生產等多方面功能,在配置中 應明確該苗木所應發(fā)揮的主要功能,即滿足苗木配置主要目的的要求。如忍冬、衛(wèi)矛、旱柳、臭椿、榆、花曲柳、水蠟、山桃等具有較強的吸收er氧hua硫的能力。第三,在滿足主要目的 要求的前提下,應考慮如何配置才能取得較長期穩(wěn)定的效果。第四,應考慮到配置效果的發(fā)展 性和變動性,以及在變動過程中可采取的措施。第五,應考慮以zui經濟的手段獲得zui大的效 果。第六,在有特殊需要時,園林苗木配置應有創(chuàng)造性,不必拘泥于苗木的自然習性,應綜合地 利用科學技術措施來保證苗木配置的效果能符合主要功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