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為展現改革開放的成果,更好動我國客車行業(yè)由“客車大國”向“客車強國”邁進,2019年1月10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客車行業(yè)評選活動在江蘇丹陽舉行頒獎儀式。本次活動由中國交通報社、中國公路車輛機械有限公司、長安大學汽車學院、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家行業(yè)單位共同舉辦。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里推動自主品牌客車走向世界的中堅力量,金龍客車獲“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客車行業(yè)企業(yè)”。同時,金龍客車工程研究院院長蘇亮和主任工程師柯志達分別榮獲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客車行業(yè)杰出人才獎”和“中國客車行業(yè)青年英才獎”。
中央控制區(qū)配有一塊觸控式顯示屏,目測大概有5-6英寸。從界面看,功能性十分豐富,較為實用的功能包括收音機、倒車影像及藍牙電話等,不過沒有GPS導航。
本次試駕的車型為2 2 2 3的9座版布局,座椅采用皮革材質進行包裹。座椅均有三點式安全帶及活動頭枕,安全性配備較為到位。以往的版車型,發(fā)動機在主駕駛位下方,而凱銳浩克的發(fā)動機采用前置設計。
離合踏板的腳感有些偏沉,得益于其結合點較為寬泛,因此適應起來并沒有太大的難度。起步時盡量帶一些門,這樣驅動車輛會更加的輕。油離配合整體上還是比較默契的,不容易出現熄火的現象。各擋位之間的行程較短,且擋位清晰、入擋還算順暢,在國內的輕客產品中給人的駕駛感覺還是較為好開的。
100輛!福建省政府捐助轉運救護車發(fā)往宜昌
疫情期間,我省對口支援宜昌,我省醫(yī)護人員與宜昌同行齊心協力,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讓兩地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如今,盡管福建對口支援宜昌隊在宜昌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的階段性工作任務完成,但兩地的情誼還流淌在抗疫后方,一批批物資,一批批愛心捐贈,跨越萬水千山,從海峽到三峽,源源不斷涌向宜昌。
據了解,此批轉運型救護車按B型監(jiān)護型救護車標準生產,并為適應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使用要求做了特殊性開發(fā),包括:配備2個80Ah車載蓄電池以及車載逆變電源系統,為提供電力保障;配備外接電源及20米長電源線,保障應急使用;艙內飾、頂棚采用復合型易清洗、易消毒材料,具有很好的防水、防腐、性能;車內配置的輕便鋁合金擔架車、氧氣瓶、中隔墻柜等專業(yè)應急,為醫(yī)院、急救中心對急危進行救護、監(jiān)護和轉運提供了周全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