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次氯酸是什么?
次氯酸(日文稱次亜塩素酸)是一種不穩(wěn)定弱酸,分子式為:HClO,結構式為:H-O-CI;在生物學中,我們?nèi)梭w的嗜中性細胞(即白細胞的一種)會通過myeloperoxidase(髓過氧化酶,簡稱MPO)來產(chǎn)生次氯酸,作為一種對抗細菌的;定量分析結果表明,2h的孵育時間內(nèi),10萬個活化的中性粒細胞可以產(chǎn)生約2×10-7mol的次氯酸。
次氯酸的殺菌原理是什么?
細胞膜表面是帶有負電荷的,因此次氯酸根(ClO-,也是帶負電荷)不能輕易進入細胞內(nèi)部,而次氯酸(HClO)是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內(nèi)部,與細菌體內(nèi)的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機高分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從而通過破壞細菌蛋白質來細菌,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同等有效氯的情況下,為什么次氯酸(HClO)的殺菌能力比次(NaClO)的原因。
弱酸性
次氯酸是一元弱酸,25℃時的電離常數(shù)為3×10-8。 [1]
強氧化性
次氯酸中性溶液是一種比標準狀況下的氯更強的氧化劑:2HClO(aq) 2?H3O 2?e-?Cl2(g) 4H2O E= 1.63V。 [1] 次氯酸很不穩(wěn)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濃次氯酸溶液呈淡黃色的原因是因為其不穩(wěn)定,自發(fā)分解:2HClO→2HCl O?↑,HClO HCl→H2O Cl?↑。產(chǎn)生的以分子形式溶于水呈淡黃色。次氯酸在溶液中發(fā)生3種形式的分解,它們彼此無關,稱為平行反應
含有次氯酸根的鹽被稱為次氯酸鹽。廣為人知的一種家用次氯酸鹽消毒劑是次(NaClO)。次氯酸具有強氧化作用和漂白作用,它的鹽類可用做漂白劑和消毒劑,次氯酸鹽中的是鈣鹽。
次氯酸作為消毒劑,被廣泛用于物體表面、織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飲具等的消毒。除上述用途外,次氯酸還可用于室內(nèi)空氣、二次供水設備設施表面、手、皮膚和黏膜的消毒。
次氯酸水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但是對于什么樣的病毒/細菌具體是什么樣的效果?
在實驗中用于比較的殺真菌劑
1)次氯酸水(微酸性次氯酸水):57 ppm·pH 5.2“次氯酸水”是由厚生勞動省公認為食品添加劑的微酸性次氯酸水,家庭用產(chǎn)品也相同。
2)苯扎氯銨溶液:500ppm“苯扎氯銨溶液”是所謂的一般消毒劑消毒劑,也用于濕巾和清潔棉。 在產(chǎn)品名稱方面,適用消毒劑的“Osban”或“Clean beauty”。
3)次溶液:200ppm“次”是用作漂白劑的消毒劑。
通過將這三種添加到以下微生物中,預期了什么種類的殺菌效果。
實驗中使用的各種微生物(次氯酸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