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鋼中碳對鋼材性能的影響
碳在金屬中的較大溶解度,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加,按Ti-Zn-Zr-Cd的方向從百分之幾降到千分之幾。碳在鋼中的形式以碳化物(Fe3C)為主,固溶體為輔,是決定鋼的強度的主要元素。鋼中碳含量增加時,強度升高,塑性和韌性降低,為此需要在整個熔煉過程中控制其含量。當鋼中有形成穩(wěn)定碳化物時,鈮、鈦、釩、鉬、鎢等元素時,其屈服強度的提高更為顯著。隨著碳含量的增加鋼的焊接性能顯著下降,故在普通低合金鋼中碳含量一般不超過0.22%。碳還增加鋼的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降低鋼的抗大氣腐蝕能力。
納克高頻燃燒紅外吸收法測定銅精礦中高含量硫
銅精礦化學成分主要有銅、硫、鐵、硅,其 中 硫 質(zhì) 量 分 數(shù) 一 般 為 10 %-35%。目前,國家標準 GB/T3844中銅精礦中總硫的測定方法為經(jīng)典的硫酸鋇重量法和燃燒滴定法,但重量法和滴定法流程長、操作繁瑣。高頻燃燒紅外法因具有操作簡單、分析速度快、檢出限低等優(yōu)點已被廣泛應用于碳酸鋇、鐵礦石、增碳劑中硫的分析,同時也有應用于硫精礦、鐵礦等礦石中高含量硫測定。按照無水的硫酸鈉標準物質(zhì)繪制校準曲線,通過條件的優(yōu)化,建立高頻紅外吸收法測定銅精礦中高含量硫的方法。
納克高頻紅外碳硫儀測定仲鎢酸銨(APT)中微量硫樣品前處理
APT在 不 同 溫 度 下 的 分 解 過程,當使用高頻紅外法測定 APT 中的硫時,要確保熱分解將水和銨完全除掉,保證硫測定的準確性。因此溫度應該大于482.3℃,實驗溫度可選為500℃。為了確定實驗時間,將樣品分別放入馬弗爐中灼燒0.5、1、1.5、2小時,發(fā)現(xiàn)1小時后樣品質(zhì)量不再變化,質(zhì)量約損失11%,因此實驗選擇500℃灼燒1小時為樣品前處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