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離子交換處理法:
離子交換處理法是利用離子交換劑分離廢水中有害物質(zhì)的方法,應用的離子交換劑有離子交換樹脂、沸石等等,離子交換樹脂有凝膠型和大孔型。H2SO4、HCl、H3BO3、H3PO4、NaOH、Na2CO3等酸堿物質(zhì)。前者有選擇性,后者制造復雜、成本高、再生劑耗量大,因而在應用上受到很大限制。離子交換是靠交換劑自身所帶的能自由移動的離子與被處理的溶液中的離子通過離子交換來實現(xiàn)的。
推動離子交換的動力是離子間濃度差和交換劑上的功能基對離子的親和能力,多數(shù)情況下離子是先被吸附,再被交換,離子交換劑具有吸附、交換雙重作用。(3)確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動化水平,降低運行費用,減少日常維護檢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條件。這種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多,如膨潤土,它是以蒙脫石為主要成分的粘土,具有吸水膨脹性好、比表面積大、較強的吸附能力和離子交換能力,若經(jīng)改良后其吸附及離子交換的能力更強。但是卻較難再生,天然沸石在對重金屬廢水的處理方面比膨潤土具有更大的優(yōu)點:沸石是含網(wǎng)架結構的鋁硅酸鹽礦物,其內(nèi)部多孔,比表面積大,具有獨特的吸附和離子交換能力。
植物修復法
植物修復法是指利用高等植物通過吸收、沉淀、富集等作用降低已有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的重金屬含量,以達到治理污染、修復環(huán)境的目的。推動離子交換的動力是離子間濃度差和交換劑上的功能基對離子的親和能力,多數(shù)情況下離子是先被吸附,再被交換,離子交換劑具有吸附、交換雙重作用。植物修復法是利用生態(tài)工程治理環(huán)境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是生物技術處理企業(yè)廢水的一種延伸。利用植物處理重金屬,主要有三部分組成:
(1)利用金屬積累植物或超積累植物從廢水中吸取、沉淀或富集有毒金屬;
(2)利用金屬積累植物或超積累植物降低有毒金屬活性,從而可減少重金屬被淋濾到地下或通過空氣載體擴散;
(3)利用金屬積累植物或超積累植物將土壤中或水中的重金屬萃取出來,富集并輸送到植物根部可收割部分和植物地上枝條部分。通過收獲或移去已積累和富集了重金屬植物的枝條,降低土壤或水體中的重金屬濃度。
電鍍行業(yè)廢水的污染特征
電鍍行業(yè)廢水水質(zhì)較復雜,廢水中含有鉻、鋅、銅、鎳、鎘等重金屬離子以及酸、堿等具有很大毒性的雜物。該行業(yè)廢水具有以下特點:
(1)成分復雜、污染物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
(2)水質(zhì)幅度大、各股生產(chǎn)廢水污染物種類多樣,CODcr系數(shù)大。
(3)廢水毒性大、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離子,若不經(jīng)處理直接排放會對周圍水體造成極大的污染。
傳統(tǒng)的電鍍廢水處理方法有:化學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法等。但傳統(tǒng)方法處理電鍍廢水存在如下問題:
(1)成本過高——水無法循環(huán)利用,水費與污水處理費占總生產(chǎn)成本的15%~20%;
(2)資源浪費——貴重金屬排放到水體中,無法回收利用;
(3)環(huán)境污染——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為“永遠性污染物”,在生物鏈中轉移和積累,危害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