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生物法傳統(tǒng)生物脫氮技術
生物法傳統(tǒng)生物脫氮技術傳統(tǒng)生物法是在各種微生物作用下,經過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反應將廢水中的氨氮轉化為氮氣,從而達到廢水治理的目的。新型生物脫氮技術同時硝化反硝化(SND)短程消化反硝化厭氧氨氧化膜分離法膜分離法是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對液體中的成分進行選擇性分離,從而達到氨氮脫除的目的。包括反滲透、納濾和電滲析等。影響膜分離法的因素有膜特性、壓力或電壓、pH值、溫度以及氨氮濃度等。離子交換法離子交換法是通過對氨離子具有很強選擇吸附作用的材料去除廢水中氨氮的方法。土壤灌溉土壤灌溉是將低濃度氨氮廢水直接作為肥料使用的方法。對于有些含有病菌、重金屬、有機及無機等有害物質的氨氮廢水需經預處理將其去除后再進行灌溉。土壤灌溉要求氨氮濃度一般為幾十毫克每升。
氨氮廢水處理的對比分析
許多學者對吹脫法用于不同的氨氮廢水處理進行了實驗研究,分別得到其吹脫工藝條件。通過對比分析可以得出:(1)吹脫法普遍適的pH 在11 附近;(2)考慮經濟因素,溫度在30~40℃附近較為可行,且處理率高;(3)吹脫時間為3 h左右;(4)氣液比在5 000∶1左右效果較好,且吹脫溫度越高,氣液比越??;(5)吹脫后廢水的濃度可降低到中低濃度;(6)脫氮率基本保持90%以上。盡管吹脫法可以將大部分氨氮脫除,但處理后的廢水中氨氮仍然高達100mg/L 以上,無法直接排放,還需要后續(xù)深度處理。
上海脫硫塔設備、煙囪煙道腐蝕涂層研發(fā)實踐
脫硫塔煙氣腐蝕區(qū)、溫煙氣腐蝕區(qū)、入口煙道干濕界面腐蝕區(qū)、吸收塔內腐蝕區(qū)和凈煙氣腐蝕區(qū)。鍋爐排放的煙道氣一般溫度在180℃左右,相對濕度為3%,含有灰分及各種腐蝕性成分,如SO2、HCl、NO2及鹽霧等,甚至有的煙氣中含有強腐蝕氣體存在。而且還在脫硫過程中,又具有酸堿價質交替的特性,因此設備腐蝕嚴重,防腐條件要求比較苛刻。近年來,在上海脫硫塔設備、煙囪煙道腐蝕涂層研發(fā)實踐中,防腐研發(fā)人員吸取以前的煙氣煙囪煙道腐蝕經驗和教訓,根據現場情況,千方百計,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新技術,結合高新技術,涂層的驚人的抗高溫煙氣、抗煙囪煙道冷凝水腐蝕效果,耐高溫、硬度高耐磨、耐酸耐堿、膨脹系數好,使用可以長達10年以上。煙氣煙囪管道中的、、、等酸性腐蝕性氣體基本不會凝結成酸液對煙囪進行腐蝕,脫硫塔、煙囪實際壽命遠大于三十年。
研究生物沸石床對模擬村鎮(zhèn)生活污水中各形態(tài)氮及COD等污染物的
研究生物沸石床對模擬村鎮(zhèn)生活污水中各形態(tài)氮及COD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生物沸石床對氨氮去除效果明顯且穩(wěn)定,去除率大于95%,對硝態(tài)氮的去除則受水力停留時間的影響較大。離子交換法具有投資小、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對毒物和溫度不敏感、沸石經再生可重復利用等優(yōu)點。但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時,再生頻繁,給操作帶來不便,因此,需要與其他治理氨氮的方法聯合應用,或者用于治理低濃度氨氮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