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信號線路SPD其實就是信號避雷器,安裝在信號傳輸線路中,一般在設備前端,用來保護后續(xù)設備,防止雷電波從信號線路涌入損傷設備。
1)電壓保護水平(UP)的選擇
UP 值不應超過被保護設備耐沖擊電壓額定值,UP 要求SPD 與被保護的設備的絕緣應有良好配合。
在低壓供配電系統(tǒng)裝置中,設備均應具有一定的耐受電涌能力,即耐沖擊過電壓能力。當無法獲得220/380V 三相系統(tǒng)各種設備的耐沖擊過電壓值時,可按IEC 60664-1 和GB 50057-1994(2000 版)的給定指標選用。
2)標稱放電電流In 的(沖擊通流容量)選擇
流過SPD、8/20 μs 電流波的峰值電流。用于對SPD 做II 級分類試驗,也用于對SPD 做I 級和II 級分類試驗的預處理。
事實上,In 是SPD 不發(fā)生實質性破壞而能通過規(guī)定次數(一般為20 次)、規(guī)定波形(8/20 μs)的的沖擊電流峰值。
3)放電電流Imax(極限沖擊通流容量)的選擇
流過SPD、8/20
μs 電流波的峰值電流,用于II 級分類試驗。Imax 與In 有許多相同點,他們都是用8/20 μs 電流波的峰值電流對SPD 做II
級分類試驗。不同之處也很明顯,Imax 只對SPD 做一次沖擊試驗,試驗后SPD 不發(fā)生實質性破壞;而In 可以做20次這樣的試驗,試驗后SPD
也不能有實質性破壞。因此,Imax 是沖擊的電流極限值,所以放電電流也稱為極限沖擊通流容量。
防雷接地裝置
接地體和接地線的總合,用于傳導雷電流并將其流散入大地。
接地裝置是防雷裝置的重要組成部分。接地裝置向大地泄放雷電流,限制防雷裝置對地電壓不致過高。除獨立避雷針外,在接地電阻滿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裝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裝置共用。為所雷電流迅速導入大地以防雷止雷害為目的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
防接地裝置包括以下部分:
1、雷電接受裝置:直接或間接接受雷電的金屬桿(接閃器),如避雷針、避雷帶(網)、架空地線及避雷器等。
2、接地線(引下線):雷電接受裝置與接地裝置連接用的金屬導體。
3、接地裝置:接地線和接地體的總和,用于傳導雷電流并將其流散入大地
對于感應雷來說,一般人了解的還不算太清楚,只有專業(yè)人士才知道感應雷電的潛在危害。什么是感應雷電呢?就是帶電的雷雨云層在放電時產生瞬間強大的高脈沖電磁場,這種強磁場會在我們周圍的金屬導線中產生感應電荷。由于感應電荷的聚集以及會在金屬導線上形成較高的對地電位差,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高壓電。大家可能知道高壓輸電網絡的電位是多少嗎?其大概的范圍是在10千伏至數百千伏電位之間。請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了感應雷擊,這里的學問還是挺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