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土方工程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場地平整、基坑開挖回填等多方面,其中的危險點可不能疏忽大意,我們對此進行了整理,下面一起看。
挖土施工
(1)須提前查明周邊地下設施及管線分布情況,做好記錄;若在挖土時發(fā)現(xiàn)新管線,須及時上報;
(2)深度超過時須在臨邊設置防墜落措施及警告標志,并配備監(jiān)護人員;夜間施工時須設置信號燈;
(3)控制槽段開挖坡度,以及特殊支護作業(yè)符合設計方案,保證支護效果;
(4)在基坑、巷道施工時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基坑采用坑外降水以杜絕積水;
(5)雨后作業(yè)須先檢查邊坡土體及支護情況,必要時進行邊坡加固;
(6)在開挖坑周邊進行清理,留出足夠的余度,避免土石回落傷人;人工清理時須應按相關規(guī)定進行。
斷樁
樁基施工完畢,發(fā)現(xiàn)樁身裂縫的所在部位,應分析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施工時,由于提鉆速度較快,空氣未全部釋放出來,致使樁身產生斷面裂縫,另外是混合料的攪拌時間不夠,和易性差,出現(xiàn)蜂窩麻面樁。危險區(qū)域:現(xiàn)場作業(yè)點有危險區(qū)域應掛“禁止”、“警告”等危險標志。外部原因是土建施工時機械挖基坑平整土方時,被挖掘機和鏟車碰斷。
解決方案是:
淺部斷樁:對斷樁單獨進行處理,剔除上部斷樁,用與樁身相同的混合料按樁徑設計標高補樁。如果是外部原因土建單位用機械施工,造成大范圍的淺部斷樁,應與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共同制定方案。一般情況(1)多數(shù)周邊建(構)筑物及房屋的頂層裂縫最為突出,尤其是房屋頂層的兩端最為嚴重,周邊建(構)筑物及房屋中部及自上而下依次減輕。一般情況下,在原定檢測方案的基礎上,選擇幾根斷樁進行單樁復合地基靜載荷試驗,對比完整性樁和斷樁試驗結果,確定斷樁是否能夠使用,如果確定復合地基承載力和變形能滿足設計要求,可不進行處理;如不符合要求,需進行設計方案論證。
但在CFG樁施工時,要特別注意淺部的施工質量,在開挖基坑時,在樁頂標高以上1m處,一定采用人工開挖,以免碰斷樁身,保證CFG樁的完整性和質量。
樁頭斷樁后進行接樁,當樁頂高程低于施工圖標識高程時,如開槽或剔除樁頭必須進行補樁,可采用比樁體強度高一等級的豆石混凝土接樁至施工圖標識樁頂標高,注意在接樁過程中保護好樁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