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而喝酒必備的下酒菜,除了雞鴨魚肉等葷菜之外,嘎嘣脆的小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嘎嘣脆小吃易讓人想起花生,一小蝶花生,都能喝上二兩酒,似乎成為標配。殊不知,作為各種花生小吃的“前輩”,在我國傳統(tǒng)下酒菜里,還有一道經(jīng)典的小吃,不僅香脆可口,歷史悠久,就連價格都不足花生的一半。不賣關子了,這里說的就是蠶豆。說實話,作為還算年輕的一代,喝酒首先想到的還是油炸花生。
這次因不能出門買花生,只能在家做孜然油炸蠶豆下酒,所以才真正領會到這一下酒菜的“魅力”,做法簡單,不嘗嘗可惜了!正月里想吃油炸蠶豆,都得用往年曬干的蠶豆來做的,即便是在出產(chǎn)蠶豆的季節(jié),也不建議大家用新鮮蠶豆做,那樣就達不到酥脆的好效果。首先經(jīng)過晾曬的干蠶豆太硬,必須事先浸泡,用熱水泡得一個晚上,冷水則泡24小時,等到干蠶豆泡發(fā)變大,更加的飽滿后,就能瀝水備用了。
小貼士:1.、蠶豆含有致敏物質,過敏體質的有數(shù)人(男孩較多)吃了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過敏、急性溶血等癥狀,就是俗稱的“蠶豆病”。這是因為體仙缺乏某種酶類所致,是一種遺傳缺陷。發(fā)生過蠶豆過敏者一定不要再吃。2、不宜食用鮮嫩蠶豆,以煮食為主。3、蠶豆性滯,不可生吃,應將生蠶豆多次浸泡或焯水后再進行烹制。不可多吃,以防脹肚傷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