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小蘇打是什么
什么是小蘇打
以下資料由濰坊瑞德勝化工友情提供,我公司常年銷售小蘇打,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參觀指導工作。
碳酸氫鈉(NaHCO?)(SodiumBicarbonate),俗稱小蘇打。白色細小晶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是一種工業(yè)用化學品,低毒。固體50℃以上開始逐漸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440℃時完全分解。碳酸氫鈉是強堿與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鹽,溶于水時呈現(xiàn)弱堿性。此特性可使其作為食品制作過程中的膨松劑。碳酸氫鈉作用后會殘留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堿味。
碳酸氫鈉為白色晶體,或不透明單斜晶系細微結(jié)晶。比重2.15。無臭、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25℃時溶于10份水,約18℃時溶于12份水。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堿性,常溫中性質(zhì)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在50℃以上逐漸分解,在440℃時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氣中無變化,在潮濕空氣中緩慢分解。
有別于工業(yè)用堿的純堿(碳酸鈉)和小蘇打(碳酸氫鈉),小蘇打是由純堿的溶液或結(jié)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制成的。所以,小蘇打在有些地方也被稱作食用堿(粉末狀)。小蘇打呈固體狀態(tài),圓形,色潔白,易溶于水。
單鹽分為:正鹽、酸式鹽、堿式鹽,碳酸氫鈉是強堿與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鹽,溶于水時呈現(xiàn)弱堿性。
在大批量生產(chǎn)饅頭、油條等食品時,常把蘇打粉融水拌入面中,熱后分解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溢出,可致食品更加蓬松,碳酸鈉殘留在食品中。比如北方俗稱中的'堿饃',添加過量的蘇打粉是可以品嘗出來的。
小蘇打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白色細小晶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它也是一種工業(yè)用化學品,固體50℃以上開始逐漸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270℃時完全分解。碳酸氫鈉是強堿與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鹽,溶于水時呈現(xiàn)弱堿性。此特性可使其作為食品制作過程中的膨松劑。碳酸氫鈉在作用后會殘留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堿味,影響口感。
小蘇打產(chǎn)品介紹
品名:碳酸氫鈉、小蘇打、重碳酸鈉、培堿、酸式碳酸鈉化學分子式: NaHCO3分子量:84.01性質(zhì):白色結(jié)晶粉末,比重2.19,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堿性。
用途:用于食品發(fā)酵劑,飼料添加,消防、選礦、冶煉、鞣革、水處理等。包裝: 25kg、50KG/包,內(nèi)塑外編織袋規(guī)格: 25Kg/袋或50KG/包
技術(shù)指標:指標含量%總堿量(以NaHCO3計) ≥ 99.00(As)含量% ≤ 0.0001重金屬% ≤ 0.0005干燥失重% ≤ 0.2PH值≤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