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綜合布線常用名詞(四)
25、引入設備:將通信電纜或通信光線按照有關規(guī)定引入建筑物的相關設備。
26、公用網接口:公用網與專用網之間的分界點。在多數情況下,公用網接口是公用網設備與綜合布線的連接點。
27、配線間、交接間、電信間:放置配線架、應用設備并進行綜合布線交接和管理的一個專用空間。干線子系統(tǒng)和水平子系統(tǒng)在此進行轉接。
28、設備間:放置電信設備、應用設備 和配線架并進行綜合布線交接和管理的空間。
29、工作區(qū):放置應用系統(tǒng)終端設備的地方。綜合布線一般以10M2的面積稱為一個工作區(qū)。30、轉接點:在水平布線,不同型式或規(guī)格的電纜、光纜相連接的點(例如:扁平電纜與圓電纜或不同對數的電線相連點)。
31、終端:能通過通道或鏈路發(fā)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種設備,它以聯機方式工作。
32、信息:客觀事物運動狀態(tài)的表征與描述。它是客觀事物運動狀態(tài)的符號、序列(如字母、數字)或連接時間的函數(如圖像)。
布線名詞一
·100base-T4 使用 4 線對 3 類電纜的 100 Mbit/s 快速以太網。
·100base-TX 使用 2 線對 5 類電纜的 100 Mbit/s 快速以太網。
·100VG-AnyLAN 早由惠普公司和 AT&T 共同開發(fā)的使用需求優(yōu)先級協(xié)議的 100 Mbit/s 局域 網。
·10 base-T 使用非屏蔽雙絞線 (UTP) 電纜,滿足電子和電qi工程師協(xié)會 (IEEE) 802.3 標準(與以太網相同)傳輸速率為 10 Mbps 的局域網。
·臨時布線系統(tǒng) 將多家廠商生產的不同類型的布線部件來實現布線系統(tǒng)的布線系統(tǒng)方案。
·模擬傳輸 使用連續(xù)變量和直接物理測量值(比如電壓等)來表示信號的信號傳輸方式。
·應用 一種系統(tǒng),與其相關連的傳輸方式受到電信布線系統(tǒng)的支持。
·應用層 開放式系統(tǒng)互連模型(OSI)的zui高層 (第 7層)。這一層主要是用于支持用戶應 用程序和負責管理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例如電子郵件應用、文件傳輸應用等。
·異步 兩個或多個信號源使用獨立的時鐘信號,因此它們具有不同的頻率和相位。
·異步數據傳輸 一種傳輸數據的方式,需要傳送的數字或字母符號(由7到8位二進制數字表 示)前面加上開始或結束位,從而形成一種 7/8 位方式在(數字)傳輸媒介上 實現數據傳輸。
·異步轉移模式 (ATM) 一種高速的,以單元(cell)為基礎的交換技術,它采用多種技術將語音、數據和視頻等信號放在長度固定的數據包(單元)內。這些單元沿著交換路徑傳輸,它們并不是按照固定的順序達到接收方 (因此使用了異步這個術語)。
綜合布線設計方案-系統(tǒng)設計(二)
05
3.3垂直主干子系統(tǒng)
Welcome to choose
建筑物主干子系統(tǒng)由設備間的配線設備及設備間至各樓層配線間之間的連接電纜組成。本方案數據與語音主干均采用光纖。
一套完整的綜合布線設計方案
垂直干線系統(tǒng)主要用于實現各進樓配線間與樓層配線間之間的連接。
06
3.4設備間子系統(tǒng)
3.4.1設備間設計
設備間子系統(tǒng)即綜合布線系統(tǒng)樓層配線架(IDF,或稱樓層配線間),設備間就是一個管理系統(tǒng),它把水平子系統(tǒng)和垂直主干子系統(tǒng)連在一起或把垂直主干和設備間子系統(tǒng)連在一起。在市場上,大唐電信圍繞集成電路 移動互聯網、集成電路 車聯網、集成電路 智能制造和集成電路 物聯網。通過它可以改變布線系統(tǒng)各子系統(tǒng)之間的連接關系,從而使管理網絡通信線路的工作變得簡單易行。
3.4.2配線間器材配置
每個分配線間的管理器材有:機柜、配線架、語音配線架、理線架等。根據上述配線間分布,安裝42U標準機柜。
3.4.3標簽管理
布線系統(tǒng)涉及大量的線路的連接,這樣大量的連線給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PDS色標標記方案系統(tǒng)而科學地規(guī)定了怎樣根據參數和識別步驟,查清現場的線路和設備端接點。作為一種重要的技術文檔,色標標記方案是以后的布線管理重要的技術依據。
3.4.4線纜路由
配線間線纜從主干線槽經過吊頂進入相應配線機柜,在完成分組、上架、理線、綁扎后進行后的線纜卡接,具體情況應根據現場施工要求靈活處理,但總體須保證線纜的安全和理線的整齊美觀。
配線架打接表格直接提供各個配線間之間配線架的線纜打接順序,是工程施工安裝和竣工維護必備文檔,非常重要!一方面能指導正常的施工,協(xié)調任務分配,另一方面起到終核對器件搭配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據和日后管理維護的參考。
3.4.5配線間環(huán)境要求
學校設備間的設置應該滿足以下要求:
設備間的位置應盡可能靠近建筑物電纜引入區(qū)和對外網絡接口處
室溫應保持在10~30℃之間;相對濕度應保持20%~80%
應有良好的通風和防塵措施
設備間應有足夠的空間用于安裝設備,面積di不應小于10平方米。
使用防火門,門寬至少為高2.1m×寬0.9m
照明不低于150Lx;地板載重量不小于300kg/平方米。
07
3.5管理區(qū)子系統(tǒng)
3.5.1管理區(qū)設計
管理區(qū)子系統(tǒng)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總配線機構,是整個系統(tǒng)的核心。綜合學??偱渚€間位于某某位置。
3.5.2管理區(qū)環(huán)境要求
管理區(qū)子系統(tǒng)是整個配線系統(tǒng)的中心單元,它的布放,選型及環(huán)境條件的考慮是否適當都直接影響到將來信息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及維護和使用的靈活性。管理區(qū)的設置應該滿足以下要求:
管理間的位置應盡可能靠近建筑物電纜引入區(qū)和對外網絡接口,學校管理間位于某某地方。
室溫應保持在10~30℃之間;相對濕度應保持20%~80%。
應有良好的通風和防塵措施。
管理間應有足夠的空間用于安裝設備,面積di不應小于10平方米。使用防火門,門寬至少為高2.1m×寬0.9m。室內照明不低于150Lx;地板載重量不小于500kg/平方米。
08
4.1建筑群子系統(tǒng)
建筑群子系統(tǒng)將一個建筑物中電纜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設備和裝置上。建筑群子系統(tǒng)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一部分,它支持提供樓群之間通信所需的硬件,其中包括導線電纜、光纜以及防止電纜上的脈沖電壓進入建筑物的電氣保護裝置。
?綜合布線系統(tǒng)設計要點(二)
3、垂直子系統(tǒng)設計
干線子系統(tǒng)所需要的電纜總對數和光纖總芯數,應滿足工程的實際需求,并留有適當的備份容量。主干纜線宜設置電纜與光纜,并互相作為備份路由。
大樓每層預留1個弱電管井,在每層樓的弱電井中留出敷設光纖和大對數電纜的垂直電纜橋架安裝的長方形地面孔,弱電井開孔的位置設在靠近支持橋架的墻壁附近但又不妨礙端接跳線架的地方。
弱電豎井的位置也應盡量位于建筑平面的物理中心,可以減少水平線纜的用量,通信綜合樓的面積較大,強、弱電共用一個弱電豎井,分區(qū)管理、面積基本上滿足使用要求。
設計時要注意下列問題:
1) 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一般選用光纜,以提高傳輸速率。
2) 光纜可選用多模的光纖,也可以是單模的(室內)光纖。
3) 垂直干線光纜的拐彎處,不要直角拐彎,應有相當的弧度,以防光纜受損。
4) 垂直干線要防遭破壞(如埋在路面下,挖路、修路對電纜電纜造成危害),架空電纜要防止雷擊。
5)確定每層樓的干線要求和防雷電的設施。
6)滿足整幢大樓干線要求和防雷擊的設施。
4、設備間子系統(tǒng)設計
設備間系服務于水平布線和垂直主干的跳接及配線管理的某一空間,除終接垂直與水平線纜的配線設備外,還包括跳線等。依據綜合布線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設備間hao位于整個樓宇的物理中心位置,這樣整體網絡會比較均衡,并可以合理地減少主干線纜用量。
設備間配置終接垂直與水平線纜的配線設備、設備機柜、跳線等設施設備。
機柜:由于網絡設備多為19英寸標準設備,為了便于維護管理,可選擇2m(42U),19英寸立式機柜。
銅纜配線架:連接語音干纜的配線架選擇交叉連接配線架(110DW型);為了便于與網絡設備進行跳接,選擇六類模塊式銅纜配線架連接所有的數據水平線纜。
光纜配線架:為了適合19英寸標準安裝方式,在設備間選擇19英寸光纖配線架用于連接室內單模光纖。
設計時注意要點為:
1) 設備間要有足夠的空間保障設備的存放。
2) 設備間要有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溫度濕度)。
3) 設備間的建設標準應按機房建設標準設計。
在實際實施時,設備間通常和主配線間和并在一起。
5、管理間子系統(tǒng)設計
管理區(qū)包括交連、互連和信息點。六、建筑群子系統(tǒng)建筑群子系統(tǒng)由兩個及兩個以上建筑物的電話、數據、電視系統(tǒng)組成一個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tǒng),包括連接各建筑物之間的纜線和配線設備(CD),組成建筑群子系統(tǒng)。管理點提供了與其他子系統(tǒng)連接的手段,交連使用有可能安排或重新安排線路。因此通信線路能夠延續(xù)到建筑物內部各個地點,從而實現了通信線路的管理,選用相應的跳線架來控制跳線的走向,大量的跳線就變得有條不紊,配線間顯得整潔有序。
設計時要注意如下要點:
1) 配線架的配線對數可由管理的信息點數決定。
2) 利用配線架的跳線功能,可使布線系統(tǒng)實現靈活、多功能的能力。
3) 配線架一般由光配線盒和銅配線架組成。
4) 管理間子系統(tǒng)應有足夠的空間放置配線架和網絡設備(集線器、交換器等)。
5) 有集線器及交換器的地方要配有專用穩(wěn)壓電源。
6) 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保養(yǎng)好設備。
6、建筑群子系統(tǒng)設計
建筑群子系統(tǒng)中,數據傳輸一般采用光纖連至各樓,這樣可使主體帶寬達到千兆,為系統(tǒng)以后升級減少投資。
光纜進入各個大樓的中心節(jié)點后,加裝熔接盒與耦合器進行熔接。25、引入設備:將通信電纜或通信光線按照有關規(guī)定引入建筑物的相關設備。網絡中心可安裝一機架式熔接盒。光纜布線與熔接完畢后,需進行測試,測試分為兩步,第yi步進行通路測試,即檢測線路是否暢通,有無斷路或短路;第二步進行性能測試,即對其傳輸速率、衰減率、損耗進行測試。
設計建筑群子系統(tǒng)時要考慮整個布線系統(tǒng)和周圍的環(huán)境,確定樓宇間傳輸介質和路由,并使線路長度符合有關網絡標準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