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活性污泥:由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后生動物等各種生物和金屬氫氧化物等無機物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具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在污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廢水處理方法。
生物膜法:使廢水接觸固定支撐物表面生長的生物膜,利用生物膜分解或轉換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廢水處理方法。
廢水處理技術,自然生物處理法
利用自然條件下生長繁殖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形成水體-微生物-植物組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對污染物進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凈化,可對污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充分 利用,有利于綠色植物生長,實現(xiàn)污水的資源化、無害化和穩(wěn)定化。該法工藝簡單,建設與運行費用都較低,效率髙,是一種符合生態(tài)原理的污水處理方式,但容易 受自然條件影響,占地較大。主要有水生植物塘、水生動物塘、土地處理系統(tǒng)以及上述工藝組合系統(tǒng)。穩(wěn)定塘是利用塘水中自然生長的微生物處理污水,而在塘中生 長的藻類的光合作用和大氣氧作用向塘中供氧。在穩(wěn)定塘內(nèi)污水停留時間長,其生化過程和自然水體凈化過程相似。穩(wěn)定塘按其微生物反應類型分為好氧塘、兼性塘、厭氧塘和曝氣塘等。土地處理是以土地凈化為核心,利用土壤的過濾截留、吸附、化學反應和沉淀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土地上生長的農(nóng)作物可充分利用污水中的水分和營養(yǎng)物。如污水農(nóng)田灌溉就是一種土地處理方式。
工業(yè)廢水(工業(yè)的不叫污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包括且不限于以下:
1、COD(化學需氧量)和BOD(生物需氧量):消耗水體氧氣導致水中生物缺氧。前者是利用化學氧化方式測定,后者利用微生物培養(yǎng)消耗的水中溶解氧測定,一般按5天計。
2、總氮和氨氮、總磷: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使水生植物和藻類大量生長,消耗水體中氧氣。
3、SS(懸浮物):導致水體渾濁和泥沙含量大。
人類生活產(chǎn)生的生活污水通過管網(wǎng)收集到建筑物附近地下的化糞池,這里進行初步沉淀和消解。糞便、衛(wèi)生紙之類的在這里一邊由于自身密度沉淀到化糞池底部,一邊通過好氧細菌、厭氧細菌和兼氧細菌(要不要氧氣都能生存)進行分解(就是吃掉)變成小顆粒和水溶性物質(zhì)。
污水處理的基本方法
1.物理法:沉淀法,過濾,隔油,氣浮,離心分離,磁力分離
2.化學法:混凝沉淀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化學沉淀法
3.物理化學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萃取法、吹脫、汽提
4.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工藝、生物脫氮除磷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