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油茶芽苗砧嫁接技術(shù)
一、嫁接前準備:嫁接前準備好包扎用薄鋁箔皮,先剪成長2-2.5cm、寬0.6-0.8cm的小片,單面刀片、盆子、木板、濕毛巾等用具。
二、芽砧嫁接時間:5月上旬至6月中旬,油茶優(yōu)樹當(dāng)年的春梢已停止生長,進入半木質(zhì)化時,砧木苗的胚莖長度已超過5cm,便可進行嫁接。
三、起砧:在催芽的沙床內(nèi),用手輕輕挖起砧苗,再用清水將砧苗上的沙子沖洗干凈。起砧時注意不碰掉砧苗上的種子和碰斷根部。
四、削穗:選用接枝上飽滿的腋芽和頂芽,在腋芽兩側(cè)的下部1cm處下刀,削成兩個斜面(成契形),削面長0.8-1cm,正交會于髓心,再在芽尖上部0.2-0.3cm切斷,便成一個接穗,接穗上的葉片可以全部保留,也可以削掉一半,將削好的接穗放在裝有清水的盆內(nèi)。
五、削砧:在砧苗籽葉柄上2-3cm處切斷,對準中軸切下一刀,約1.5-2cm深,砧苗根部保留5-7cm左右,將多余的部分切除,將其放在濕毛巾中保濕待用。
六、插穗和包扎:準備好薄鋁箔皮,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內(nèi),用薄鋁箔皮將接口處輕輕捏緊即可。(削好的穗條和芽砧要及時嫁接,削穗、削砧和嫁接三道工序,盡量由三個人輪流操作,可提高嫁接速度和質(zhì)量。)將接好的苗木放在陰涼處以備栽植,并用濕布蓋好,避免日光照射。
七、苗木栽植:嫁接后的苗木應(yīng)及時栽植,將接好的苗木栽到苗床內(nèi),株行距一般為3cm×15cm,栽植深度以把苗砧上的種子剛埋入土內(nèi)為度,嫁接口露在土外,胚根與土壤緊密接觸。然后將土壓緊,用噴壺澆透定根水,注意不要讓泥土流入接口,在苗床上用1.8-2cm的竹片相距1.5-2米搭建拱棚,拱高1.5-1.8m,拱棚上蓋上薄膜,四周用土壓緊密封。
扦插油茶苗培育技術(shù)
加強大田扦插苗的管理措施:要想培育好扦插苗,關(guān)鍵要抓住下列措施:(1)選好土壤疏松肥沃之地為圃地。(2)圃地應(yīng)設(shè)在交利、排灌方便,沒有牲畜為危害之處。(3)選用真正的優(yōu)良無性系作插穗。(4)早耕早耙、使土壤細碎,并下足基肥,開好邊溝、中溝及步道,方便排水。(5)早插好穗、定好距離、扦插之后要淋足定根水。(6)插正壓緊很重要、不能傷芽及插翻皮。(7)插前插后搭好棚、保溫保濕遮蔭很關(guān)鍵。(8)夏秋淋灌要及時,保證幼苗不缺水。(9)拔草追肥不宜遲、每天管理定專人。(10)天天到場查實情,觀察記錄要記清、工作未完不能離,上述條條要牢記。
1、適時移栽己成活的扦插苗,栽到營養(yǎng)袋中培育造林苗:如果措施得當(dāng),有些扦插苗就可生根展葉,可以把這些生長快的油茶苗,移栽在營養(yǎng)袋中,放在蔭棚下培育,并加強水肥管理,年底或下年初就可以上山造林。生長矮小的苗木,來春再進行移栽,培育二年再用于造林。
2、大力推廣營養(yǎng)袋育苗,以堤高造林成活率:實踐證明,用營養(yǎng)袋培育的苗木上山造林后,一般成活率都在95%以上,比用一、二年生的露根苗要高出20~40%以上。營養(yǎng)袋可以用無紡布或廢報紙做,直徑3~4厘米、高12~15厘米。營養(yǎng)袋的基質(zhì)用蟶石、珍珠巖粉,加拌一些有機肥或復(fù)合肥料即可。在農(nóng)村可以用5份菜園土或細黃泥、壙泥、2份雞鴨豬牛糞、1份菜枯、半份復(fù)合肥、半份草木灰、1份熟石灰,邊拌邊淋水,拌至半干不濕時為止,然后起堆拍緊,上蓋一層簿膜,堆積二、三個月,充分發(fā)酵后就可裝袋栽苗,放在蔭棚下,并注意加強水肥及病蟲害管理。
造林前,2年生裸根苗定干高40~50cm,苗高不超過40cm不打頂。
種植前油茶苗根部應(yīng)充分蘸泥漿,然后30~50株用塑料袋包裹根部攜帶上山造林,取一株栽一株,不宜提前分苗再栽。
苗木不能及時種植的,應(yīng)當(dāng)先移栽。應(yīng)選擇地勢平坦、背風(fēng)涼爽、排水良好的地方。從東到西挖一條寬1米,深60厘米的假種植溝。秧苗向北傾斜。將一層幼苗放入一層混合的沙土中。幼苗怕澇、怕風(fēng)干,應(yīng)及時檢查。
圖2 苗木出圃包裝現(xiàn)場
油茶苗種植時要求適度深栽(嫁接口可以埋入土內(nèi))、苗木扶正、根系舒展、根土緊實,后在植株四周覆蓋松土,要求穴盆填土高出周圍地表lOcm左右,呈饅頭狀,以防松土下沉積水。
丘陵山地種植后可在6月前、下過透雨后蓋膜保墑,規(guī)格80cm×80cm,膜上覆土3cm。夏季及時補覆塑料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