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浙江鼎固建筑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各類建筑物的改造加固以及各種建筑物的糾偏和平移工程。
鋼結構加固的主要方法有:
1.減輕荷載、改變計算圖形、加大原結構構件截面和連接強度、阻止裂紋擴展等
2.當有成熟經(jīng)驗時,也可采用其他的加固方法。經(jīng)鑒定需要加固的鋼結構,根據(jù)損害范圍一般分為局部加固和全1面加固。
3.局部加固是對某承載能力不足的桿件或連接節(jié)點處進行加固,有增加桿件截面法、減小桿件自由長度法和連接節(jié)點加固法。
4.全1面加固是對整體結構進行加固,有不改變結構靜力計算圖形加固法和改變結構靜力計算圖形加固法兩類。
5.增加或加強支承體系,也是對結構體系加固的有效方法。
增加原有構件截面的加固方法是費料費工的方法(但往往是可行的方法);改變計算簡圖的方法1有效且多種多樣,其費用也大大降低。
確定加固方案前,應搜集下列資料:
(1)原有結構的竣工圖(包括更改圖)及驗收記錄。
(2)原有鋼材材質(zhì)報告復印件或現(xiàn)場材質(zhì)檢驗報告。
(3)原有結構構件制作、安裝驗收記錄。
(4)原有結構設計計算書。
(5)結構或構件破損情況檢查報告。
(6)現(xiàn)有實際荷載和加固后新增加荷載的數(shù)據(jù)。
1)鋼構件加固連接方法的選擇,應根據(jù)結構加固的原因、受力狀態(tài)及施工條件,并考慮結構原有的連接方法確定。一般可與原有結構的連接方法一致。即當原有結構是鉚釘連接時,可采用摩擦型高強螺栓連接加固;D、在排架結構中重1點加強某一列柱的剛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減輕其它柱列負荷。原有結構為焊接時,應選用焊接連接而不宜采用螺栓等其他連接方式。
2)在同一受力部位連接的加固中,不宜采用剛度相差較大的,如焊縫與鉚釘或普通螺栓共同受力的混合連接方法。鋼結構常用連接方法中,其連接的剛度即破1壞時抵抗變形能力的大小依次為焊接、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鉚接、普通螺栓。一般應采用剛度較大的連接加固比其剛度小的連接,但在受力較簡單明確的接頭中,可經(jīng)研究采用焊縫和高強度螺栓共同受力的混合連接。二、截面補強法在局部或沿構件全長以鋼材補強,連成整體使之共同受力。
3)加固連接所用材料應與原有連接材料的性質(zhì)相匹配,其技術指標和強度設計值應符合《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國標 50017—2003)中第3.3.8條、第3.4.1條、第3.4.2條的規(guī)定。加固連接材料如金屬焊條等,應與原結構及其連接材料相容、協(xié)調(diào)、一致,并使彼此能很好結合,強度、韌性、塑性良好。(二)鋼結構使用年限太長,自然條件造成鋼結構不同程度上的磨損、銹蝕等,造成鋼結構出現(xiàn)缺陷。
鋼結構是主要由鋼制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所以,如何簡便有效的改造或加固已有鋼結構成為近年來越來越倍受討論的一個課題。
新增加固角焊縫的長度和焊腳尺 寸或熔焊層的厚度,應由連接處結構 加固前后設計受力改變的差值,并考 慮原有連接實際可能的承載力計算確 定。計算時應對焊縫的受力重新進行 分析并考慮加固前后的焊縫的共同工作、受力狀態(tài)的改變。同時,結構損傷具有局部性和多發(fā)性特點,這些結構不可能在出現(xiàn)損傷時就立即退役。
焊接連接可以在卸荷狀態(tài)下或負荷狀態(tài)下用電焊進行。在完全卸荷狀態(tài)下加固時,焊 縫的強度計算和設計時相同,可按現(xiàn)行《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 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