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因透水混凝土一般拌制的較干,骨料表面的漿體水分蒸發(fā)很快,因而拌好的透水混凝土應立即運至作業(yè)面進行攤鋪施工,根據施工時的氣溫情況,透水混凝土從攪拌到攤鋪壓實完成的時間間隔,夏季時應不超過30分鐘,春秋季時應不超過45分鐘。由于我國硬化地面面積快速增加,導致地下水資源得不到有效補充,作為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發(fā)展透水路面材料有利于水土保持。由于透水混凝土路面或場地一般都設計成彩色面層,因而對于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拌制有兩種方案,一種是直接采用42.5白色硅酸鹽水泥摻加2%左右的彩色顏料拌制,另一種是采用普通水泥摻加5%~8%的彩色顏料拌制,需要注意的是顏料摻加量大于3%以上將會明顯降低透水混凝土的強度。一般的做法是先用普通水泥摻加3%~5%的彩色顏料拌制,鋪裝完成后再通過噴涂彩色涂料的方法進行面層色彩的強化和補充。為提高面層的美觀效果,延長彩色面層的使用壽命,往往還要在面層涂料表面噴涂一層透明樹脂類保護劑。也有做法直接將彩色涂料與氟碳類保護劑進行復合,配制成耐候性和耐磨性俱佳的彩色樹脂漆進行噴涂,效果一樣優(yōu)良。
原材料的影響
(1)水泥及摻合料的用量增加,入庫溫度(有時入庫溫度過高會導致坍損過快,用水量大幅提升)、比表面積越大,都會引起混凝土用水量加大。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大小直接導致用水量的大小。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不佳的情況下會導致配比用水量的變化。
(2)砂、石含泥量、含粉量越高,顆粒級配的連續(xù)性越差,用水量就越大。含水率檢測的準確性直接影響用水量的多少。新入庫的砂石,從料堆頂部到底部的含水率往往相差很大,使用過程中應該多次測量,否則生產時對坍落度影響極大。
(3)外加劑的種類及外加劑減水率大小,引氣劑的多少,以及與水泥適應性的不同。
(4)粉煤灰及礦粉等的燒失量、細度、需水量比等各項性能以及取代水泥量的多少。
(5)其他材料,纖維、增效劑等的使用都大幅增大或減少了用水量。
(6)不同程度的污水對混凝土的性能影響也有所不同,應加以驗證后再確定。
在施工方面,如果在施工中不注重施工方法和施工質量,那結果將是裂縫的引發(fā)、擴展、回復、再引發(fā)的循環(huán)工程。每一次的循環(huán)都將不同程度的使裂縫擴展,使材料內部的損傷程度逐漸加重,并終導致材料破壞。而在疲勞過程中,材料損失的積累程度則與材料介質的密實度、連續(xù)性、多組分材料的界面特性等因素密切相關。一般用平板振動器輕振鋪平后的透水性混凝土混合料,但必須注意不能使用高頻振搗器,否則他會使混凝土過于密實面減少孔隙率,并影響透水效果。通過考慮同應力比條件下,無砂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的抗折疲勞循環(huán)次數(shù)可以發(fā)現(xiàn),普通無砂混凝土在各個不同的應力比下的抗折疲勞循環(huán)次數(shù)要低于普通混凝土。表明密級配有更好的耐久性。同時發(fā)現(xiàn)加入改性劑后無砂混凝土疲勞性能大大提高,甚至超過了密級配混凝土。經分析可知盡管無砂混凝土中骨料間結合物較普通混凝土薄,但在無砂混凝土中摻入了膠體改性劑,它與水泥混合而成的膠凝材料改善了膠結料骨料間的界面狀態(tài),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更好的疲勞韌性,加強了界面延性,提高了界面產生裂縫的初始載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