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歇山頂即歇山式屋頂,等級僅次于廡殿頂。它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組成,故稱九脊殿。前后左右也有四個坡面,左右兩個坡面比廡殿頂?shù)囊汀?
歇山頂?shù)某霈F(xiàn)晚于廡殿頂,其樣式早可見于漢闕石刻,現(xiàn)存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臺山的唐代南禪寺大殿。
也有單檐、重檐的形式,北京故宮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頂。
懸山頂 僅次于廡殿頂和歇山頂,是我國一般建筑(民居)中的一種形式。懸山頂有五條脊,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前后兩個坡面,屋頂兩側(cè)懸在山墻外,因此得名“懸山頂”。
多用于民間建筑,因有利于防雨,在南方民居更為普遍。
中國自古講究重倫守禮,維護等級與秩序。對稱是秩序的一種象征,整齊劃一,兩相對稱,能形成各得其所、相輔相成的局面,才能終與古代中國人傳統(tǒng)上按遠近、長幼、親疏,繼而按高下、尊卑處理社會人際關(guān)系的行為模式同步一體。
對稱性建筑衍生出的主次、內(nèi)外等級的區(qū)別也可以用以區(qū)分人的等級,以維護社會和家族的秩序。
中國人對于自然的崇尚和秩序的恪守,從此便反映在了建筑、園林等對稱美的普遍運用之上。從古至今,很多古代建筑、廟宇、宮殿等都以“對稱”為美的基本要求。從宮苑到普通院落民宅,從亭臺樓閣到軒榭廊舫,從群體建筑的規(guī)劃到一屋一室的布局,處處都可見到中式對稱的影子。
1、龍:代表至高無上的尊貴。龍的角似鹿、鱗似魚、爪似鷹。唐宋兩朝視為祥瑞的象征,明清將之象征帝王,同時具有攜水鎮(zhèn)火之意。
2、鳳:雄為鳳,雌稱凰,通稱為鳳凰,是傳說中的百鳥,在舊時還比喻有圣德的人。
3、獅子:獅子作吼,群獸懾服,乃鎮(zhèn)山,寓意勇猛威嚴,在寺院中又有意,寓示佛法威力無窮。
4、天馬:“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將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種傲視群雄,開拓疆土的氣勢。
5、海馬:海馬亦稱落龍子,象征忠勇吉祥,智慧與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
6、狻猊(suān ní):能食虎豹,亦是威武百獸的率從。傳說它日行五百里,性好焰火,故香爐上面的龍首形裝飾為狻猊,有護佑平安意。
攢尖頂
無正脊,只有垂脊,只應(yīng)用于面積不大的樓、閣、樓、塔等,平面多為正多邊形及圓形,頂部有寶頂。根據(jù)脊數(shù)多少,分三角攢尖頂、四角攢尖頂、六角攢尖頂、八角攢尖頂……此外,還有圓角攢尖頂,也就是無垂脊。攢尖頂多作為景點或景觀建筑,如頤和園的郭如亭、麗江黑龍?zhí)豆珗@等。在等較重要的建筑或等級較高的建筑中,使用攢尖頂,而故宮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壇內(nèi)的祈年殿等卻使用的是攢尖頂。攢尖頂有單檐、重檐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