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無紡布生產和消費全球無紡布消費量在1983年時為80萬噸,而到1985年時增長到110萬噸,1988年為140萬噸,到了1998年,全球無紡布消費量達到240萬噸,預計到2005年,其消費量可達到370萬噸。用于各種紡織品的人造纖維消費量在1983年時為1690萬噸,到1988 年增長到2040萬噸,1998年達到了3040萬噸,預計到2005年,其消費量為3700萬噸,2007年可達到3830萬噸。人造纖維在無紡布生產中的消費增長率預計到2005年,其消費增長率可達到10%,到2007年時將達到10.4%。導致無紡布工業(yè)消耗增長如此之快的部分原因為中國、東南亞、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qū)的輔助工業(yè)的增加。
常見的無紡布質量問題都有哪些?質量管理是無紡布企業(yè)生產加工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眾所周知,然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無紡布產品的質量往往難以控制,從而造成無紡布出現(xiàn)各種質量問題。
1、偷工減料。比如,如果客戶下單是80g每平方的布料,這些小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就會用70g每平方的布料。如果客戶不夠專業(yè),又沒有專門的儀器檢測,一般是發(fā)現(xiàn)不了的。偷克重是直接的一種方法,也是用的比較多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2、克重不足。無紡布克重可以直接影響到客戶產品的重量,在鋪網過程中,層次不均勻,未能準確的在兩頭鏈接上,所造成的。
3、厚度不均。無紡布厚度不均勻也是因為在梳理、鋪網,纖維棉鋪得不均勻所致,技術經驗不足,設備不夠精準都是原因。
要從幾個方向,個在設備方面還有創(chuàng)新,因為無紡布設備的基本都差不多,因此在設備上要進行從前到后從上到下的創(chuàng)新;
第二個是原材料的創(chuàng)新,無紡布的創(chuàng)新對于無紡布廠家來說是悲催的,為什么呢?我們的上游都是中石化這些央企,他不會去搞創(chuàng)新的東西,那如果用美孚的,就有很多,不停地在研發(fā),比如在疫情期間我們彈性布大概做了3000多噸,彈性布的材料都是美孚的,而國內是做不了的,因此國內的話更多的是做銷售,很少聽產品反饋,而美孚的不一樣,這就是中外企的區(qū)別。另外呢我們用的切片材料上,包括一些添加劑。生產紡粘和熱風是不一樣的,紡粘越細越有質感,所以你拿國外的產品和國內的就不一樣;
第三呢我們創(chuàng)新的理念也很重要,看你要專注于哪一塊,看是要專注于嬰褲還是經期褲,要做細致了,這個就是要把品質做到。然后要讓手下的員工感受到公司對于品控的要求達到一種的程度才能達到要求,所以我們公司的部門說我們品控的部門是一個的部門,因此我們公司的成品率比大部分公司的要低一些,不會超過91%,因為我們的設備和國際的設備有區(qū)別,我們主要是組合機不夠穩(wěn)定,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小問題,所以要怎么去競爭國際上的大客戶,就是要靠品控,要有一個品質的積累,也是為未來的市場打基礎,要讓我們的成品和他們比有一定的競爭力,所以未來的市場一定是一個要求品質、要求創(chuàng)新的市場,只要把步子走實了未來的市場就沒有什么問題。
一、過濾效率
眾所周知,過濾效率是口罩質量評定的關鍵性指標。這也是無紡布的重要質量標準之一,所以參考相關標準,我們推薦口罩無紡布細菌過濾效率應不小于95%,而顆粒過濾效率 對于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不小于30%。
二、呼吸阻力
呼吸阻力,對于人們佩戴口罩時,阻礙呼吸影響力的的大小。所以口罩無紡布呼吸阻力決定了佩戴口罩時呼吸舒適性,在此我們推薦的指標為吸氣阻力應≤350Pa ,呼氣阻力應≤250Pa 。
三、衛(wèi)生指標
衛(wèi)生指標自然是口罩無紡布另一重要關鍵指標。在此我們推薦檢測項目主要為初始污染菌、細菌菌落總數(shù)、大腸菌群、致病性化膿菌、真菌菌落總數(shù)、大腸、黃金色、白色、殘留量等。
四、毒理學試驗
皮膚刺激試驗 ,主要是考慮到一些材料過敏人群的保護性測試試驗。參考GB 15979中的規(guī)定。口罩無紡布皮膚刺激試驗主要是用橫斷方式,剪裁合適面積的樣品,用生理鹽水浸濕后貼到皮膚上,再用斑貼紙覆蓋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