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處理方法,可用熱水處理,將種子放在容器中,邊倒開水邊攪拌,堅持五分鐘攪拌,再加冷水浸泡一天一夜后,掏出放入籮內(nèi),上墊稻草,每天淋水,幾天后待大部分種子露白即播種。實踐證明,浸泡的比不浸泡種子提早10~15天出土。另種方法用6%的尿水或草木灰浸泡6~8小時,以去種子油脂。上述這樣處理,春播時帶皮的種子可提早出土10天左右。

自從紫穗槐種下去以后,我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去觀察一下它的生長情況。發(fā)芽了,長葉了,開花了,每一回去都是一陣驚喜。老王頭會陪著我,他會拿出自己種的黃瓜、西紅柿招待我。偶爾,碰上他高興了,也會去釣一、二尾鯽魚,燒一鍋鮮美的魚湯,外加炒豆角、西葫蘆等,留我在那兒吃飯。那時候“棒打狍子瓢舀魚,飛到飯鍋里”早已成為了一個美麗而動人的傳說,魚也漸漸變成了北大荒的稀罕物。有時候,他還會拿一些柔韌的紫穗槐枝條來教我怎樣編織籮筐。

圃地選擇圃地應(yīng)選擇土層深厚疏松、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宜,排灌條件良好,做到渠道相通、可排可灌。道路暢通,可行拖拉機或卡車,以利苗木、資材運輸。2、圃地管理翻耕之前,先施入有機肥,以每畝500斤餅肥或6000~7000斤欄肥加施50斤磷肥為宜,對今后苗木生長將極為有利。冬季對圃地土壤翻耕,深度可達25cm左右,并保證田間無積水,以利冬坑冬凌改良土壤和滅殺病蟲。立春后馬上進行圃地精細整理,隨后開挖步道整苗床,苗床寬110cm,步道寬30cm、深25cm,并挖好圍溝和腰溝(寬50cm,深50cm)使其與排水渠相通。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