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真空包裝雖說可以很好的保持鮮度,但卻不適用于龍井等易碎的茶葉。因為其他的茶葉如果采用此方式包裝,抽調(diào)了葉片之間的空隙,形成擠壓,就會損害了茶葉葉片的外形,影響了品茶時的口感和外形。
普洱茶與其他茶類的不同,除了原料、工藝、飲用期限等,還有包裝形式的區(qū)別。為了更有利于后期的存儲陳化,普洱茶大多都是壓制成餅(磚或沱)的狀態(tài)保存,而茶餅外包裹一層棉紙的歷史也已經(jīng)由來已久。
普洱茶用棉紙包裝只要是為了能長期儲存。就普洱茶本身來說好點的,時間長的,價格都不菲。而偏偏用比較普通的棉紙包裝,的確河他本身的價值不符。
PE離型膜:主要顏色有紅色、綠色、藍色與橙色等黃色離型紙2、PET離型膜:主要顏色為透明與乳白色等3、牛皮紙:主要顏色為土黃色等4、銅板紙:主要顏色為白色等5、PE淋膜離型紙:主要顏色為白色、黃色等6、格拉辛離型紙:主要顏色為白色、黃色、藍色等7、OPP離型膜:主要顏色為粉紅色。棉紙沒有異味,透氣性好,可吸附空氣中的部分濕氣,但也容易干燥,是非常適合普洱茶的包裝。離型劑大部分選用硅油,也有部分選用矽膠的,涂矽膠的主要用在硅膠膠帶或離型紙上。
目前市面上的普洱茶餅,常規(guī)357克餅茶,沱茶以及250克磚茶等等,大都采用單層棉紙包裝。當(dāng)然也有少數(shù)采取雙層棉紙包裝。采用棉紙包裝的主要考慮就是透氣,還有防潮,和防止茶葉吸附異味。如下圖,茶馬世家循雅357g熟餅便是采用的雙層棉紙包裝。
早在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的蔡倫發(fā)明“蔡侯紙”之前,中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紙的雛形。一般是供糊窗和皮襖襯里等日用需要,特殊的則作謄寫蠟紙、補強粉云母紙等的原紙。中國甘肅省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早期的紙,是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早的紙。這些紙白,因為暴曬漂白。薄,用紙漿凝固的,輕,薄嘛,柔軟,就是宣紙,便宜,材料低廉。此外,新疆羅布泊和西安灞橋等地都出土過西漢的古紙。但這些紙都比較粗糙,原料是麻或絲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