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鋼結構的生產(chǎn)加工以焊接為主,所以焊條應該采購合格廠家的焊接材料,并且要有合格證以及材質報告。在電焊作業(yè)之前要將焊條進行烘干,使用埋弧焊所選用的焊絲和焊劑必須與所用的母材相配套。熱加工終止溫度不得低于700℃。加熱溫度在200~300℃時鋼材產(chǎn)生藍脆,嚴禁錘打和彎曲。含碳量超出低碳鋼范圍的鋼材一般不能進行熱加工。
鋼結構制作完成以后,要進行拋丸除銹,在除銹以后的24小時之內要進行底漆的涂刷,底漆的漆膜厚度要滿足設計要求。在底漆干到八成以后,繼續(xù)完成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以及面漆的噴涂。鋼結構制作工藝中的首道工序,是根據(jù)產(chǎn)品施工詳圖或零、部件圖樣要求的形狀和尺寸,按1:1的比例把產(chǎn)品或零、部件的實體畫在放樣臺或平板上,求取實長并制成樣板的過程。嚴禁使用藥皮脫落或焊芯生銹的焊條、受潮結塊或已熔燒過的焊劑以及生銹的焊絲。用于栓釘焊的栓釘,其表面不得有影響使用的裂紋、條痕、凹痕和毛刺等缺陷。
使用機械力(剪切、鋸割、磨削)切割,相應的機械有剪板機、鋸床、砂輪機等,較適合于厚度在12~16mm以下鋼板或型材的直線性切割。鋼材化學成分與鋼材的可加工性、韌性、耐久性等有關。其中主要是碳的含量,合金元素的含量及硫、磷等雜質元素的限制含量應符合規(guī)范(GB222-84)要求。拋丸將粒徑為0.8~2.0mm的鋼丸經(jīng)拋射機葉輪中心吸入,在葉輪尖定向高速拋出,射向需要作防銹處理的鋼結構表面,達到機械除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