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拉不轉的下旋和強下旋時的區(qū)別是什么,我看別人拉球很少向下引拍。拉出來的球又沖又轉,我每次向下引拍拉出來的球更像吊起來的,但不引拍又感覺要下網。2.拉球拉多了,接奔球時很容易出界,感覺不會攻球了。
1.拉不轉的下旋和強下旋時的區(qū)別是什么,我看別人拉球很少向下引拍。拉出來的球又沖又轉,我每次向下引拍拉出來的球更像吊起來的,但不引拍又感覺要下網。2.拉球拉多了,接奔球時很容易出界,感覺不會攻球了。
李志國教練解答: 1、拉球根據(jù)來球旋轉調節(jié)引拍位置以及板形包括用力方向等,如是強下旋,通常右肩沉得較低,在下降初期觸球,不轉或上旋球則引拍稍高,以向前發(fā)力為主。少兒因為手小手勁也小,處在練功階段,主要是練習基本功,所以配置拍子的時候一般秉承以下原則:一是用細拍柄的純木底板。2、出界多還是從引拍和用力方向上找原因,因來球速度快,動作不必過大,在上升期后段擊球為佳。
如何準確快速的判斷乒乓球發(fā)球過來的旋轉
技巧一:看拍面。 發(fā)球過后,拍面對著是方向就朝哪個方向接。
技巧二:看揮拍方向。 如果對方是從左向右發(fā)力摩擦的,那么就向右接,反之亦然。
技巧三:看球的運行軌跡 球往哪一側轉彎我們就對應的接到對方的哪一側,如,球是往我們左側轉彎,那我們就朝著對面左邊接(接發(fā)球視角)。
技巧四:避讓原則處理法 接側旋球的時候,球側拐過來,我們球拍要避開球的側拐線路。也就是說,在引拍的時候,拍面不要阻攔住了球的運行弧線,拍面自然形成一定的內收或外展角度,此時拍面對著什么方向就往哪個方向接。
技巧五:鏡像處理法模仿對方發(fā)球的動作 反向運動,比如對方是從右上往左下摩擦的,接的時候就從右下往左上去擠。
說完以上的五大技巧以后,下面我們將結合圖解和實戰(zhàn)中的具體情況,來通過這五種技巧教大家如何進行接發(fā)球旋轉的判斷。
為什么我拉弧圈球的力好像都用在揮拍和引拍上,下旋球很難拉
主要是身體有些僵硬,發(fā)力不協(xié)調,用手發(fā)力過多等綜合原因造成的,簡單說幾點:
1、先從近臺開始練習拉球,要好多球練習
2、先從下降初期練起
3、身體放松,引拍要放松,多用腰胯帶著手臂引拍和擊球,擊球前20公分再集中發(fā)力
4、轉換要有感覺,可以多做徒手揮拍體會
5、李曉東指導曾經說過一個“二八理論”,引拍和迎球用二分力,擊球前瞬間發(fā)力要釋放力量,當然,不是用十分力,而是相對而言。
直板橫打和橫拉,怎么解決上手難的問題
一、注意站位,對于初學者來講站位應遠于推擋站位。站的遠一點便于看清擊球點與擊球時間,可以保證充分的反手發(fā)力。建議左腳稍前,右腳稍后,以利于正反手轉換方便,而平影響正手攻擊力。
二、注意手法,一般直拍橫拉或打應保持屈腕,擊球前,手腕屈,手臂內旋,肘部抬起。擊球的瞬間,以肘關節(jié)為軸,手臂外旋,向前向上發(fā)力。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
三、訓練方法,可以先從打學起。找一個反手推球比較好的作陪練,他推你打。效果不錯。
四、注意動作正確,剛學應保證動作的正確性,注意積累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