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原來,這個孩子只參加“語言(發(fā)音)”訓練,而忽視了認知、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孩子只有模仿的能力。實際上孩子的認知能力差,語訓老師教的口舌操老是學不會,給他講的發(fā)音要求也聽不懂,孩子根本沒有興趣學習,而即使孩子愿意學,也很難理解老師的意圖;孩子的人際關系及合作行為較差,造成孩子學習到的語言沒有機會運用,變成了只是應付老師家長的工具(鸚鵡學舌);而情感、感知覺方面的異常,漸漸使他失去了語言交流的動機;當孩子不知道要說什么時,為什么要說話時,他就只有靠模仿了,不能體會與人交流的樂趣,不知道用語言與人溝通,他就會失去學習語言的興趣。即使他學會了一些發(fā)音技巧,甚至有一天學會流利的說一些詞語句子,他的語言也是沒有價值的,反而會變成一種自言自語、喋喋不休的行為問題。用餐規(guī)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家長要堅持守規(guī)矩可以繼續(xù)吃,不守規(guī)矩則要搶奪知道安靜繼續(xù)吃為止,堅定目標,一定可以建立星兒用餐的態(tài)度。
對于孤獨癥兒童而言,康復訓練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回歸主流!讓孤獨癥兒童像正常兒童一樣說話、玩耍、做和正常兒童一樣的行為,而不是那些非社會性的行為。說起來很殘酷,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然而,如果訓練不到位,康復不成功,別說將來的結(jié)婚,自力更生,就連學校甚至幼兒園都可能無法進入。是的,情緒難以控制的孤獨癥兒童,學校管不了;不會表達的孤獨癥兒童,受了委屈也無處發(fā)泄;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孤獨癥兒童,也無法完成學業(yè)。
這就是現(xiàn)實!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面對現(xiàn)實,改變孤獨癥兒童的命運!
如果能夠意識到孤獨癥兒童將來要回歸主流的目標,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更多“生活經(jīng)歷”訓練。這里,我為大家分享兩個基礎的訓練。
注意,這兩項訓練,同樣是為程度較好的孤獨癥兒童準備的。如果沒有達到相應的程度,訓練效果會減弱很多!
一般自閉兒父母常犯的錯誤,就是在孩子表現(xiàn)不可理喻的問題行為時,竟給予注意或關心,加強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的父母會立即斥責(這個反應就給了孩子注意力),但孩子的語言能力是無法會意且領受父母“言教”的。例如如果寶寶在公園摔倒了,哭著讓媽媽抱著離開公園,詢問寶寶“玩得怎么樣。有的父母會馬上哄勸孩子并妥協(xié)(這個反應就給了孩子增強物),反而變相地鼓勵孩子繼續(xù)用這種問題行為態(tài)度來溝通,以冀求逃避他所不要的密集學習。
教學環(huán)境結(jié)構(gòu)化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教室的組織,家具、物品(教具)的布置教室的大小,與其他教室的毗鄰關系,電源數(shù)與位置,洗手間的位置,燈光,墻畫,家具的特征都是需要考慮的。
太小的教室或沒有貯存間的教室會使患兒感到不舒服,洗手間不應離教室過遠,這樣可使教師將精力放在課堂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化學習上,而不必經(jīng)常提醒學生洗手間的方向。學生的桌子面向白墻,以避免干擾,家具的尺寸與孩子的年齡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