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古建筑設計的要素
靜態(tài)
中國園林里的水池、河渠等,一般都呈現(xiàn)某種婉約、纖麗之態(tài),微波弱瀾之勢。其布局較為注重虛、實結(jié)合,情致較為強調(diào)動、靜分離且靜多而動少。這種構(gòu)思和格局較為適于塑造寬松與疏朗、寧靜與幽雅的環(huán)境空間,有利于凸現(xiàn)清逸與自然、變換與協(xié)調(diào)、寄情于景的人文氣質(zhì),表達“情與景會,意與象通”的意境。中國古代以奇數(shù)為吉祥數(shù),因此,建筑物的開間一般為單數(shù),而且以開間越多為等級越高。宛如中國的山水畫,一般都留有些許的“空白”,以所謂的“知白守黑”達到出韻味、顯靈氣、現(xiàn)意蘊的藝術效果和感1染力。
仿古建筑設計要點
景墻
景墻在仿古建筑中的作用是分隔空間。我國古建筑講究“以小見大”,景墻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照壁是景墻的一種,具有擋風,遮蔽視線的作用,墻面若有裝飾則造成對景效果。照壁可位于大門內(nèi),也可位于大門外,前者稱為內(nèi)照壁,后者稱為外照壁。例如,例:我國建筑大師曾提出“建筑1美學”的概念,并應用到了2010年世博會中國館的使用當中,底層的現(xiàn)代設計與頂層的古代設計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馬頭墻也是景墻的一種。其隨屋面坡度層層迭落,以斜坡長度定為若干檔,墻頂挑三線排檐磚,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頭頂端設有搏風板(金花板)。
亭廊榭舫建筑的構(gòu)造設計
由于亭子建筑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性,對其類型的分法很多,按使用性能分,可以分為:路亭、街亭、橋亭、井亭、涼亭和鐘鼓亭等。按平面形式分,可以分為多角亭、圓形亭、扇形亭和矩形等。按高低層次分,分為單檐亭、重檐亭、多層亭等等。但園林中的亭子,一般多是供游人觀賞、乘涼小憩之所的涼亭。飛翹的屋檐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靈獸,似麒麟,像飛鶴,有人喜歡靈獸,有人喜歡祥云,或是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代表著臨水而居的親水文化。因此,對涼亭的基本形式,我們總的將它分為單檐亭和重檐亭兩大類;每一類又分為多角亭、圓形亭、異形亭和組合亭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