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催化燃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催化燃燒設備,也稱為燃燒裝置,是一種用于處理廢氣的設備。該設備主要由熱交換設備,燃燒室,催化反應設備,熱回收系統(tǒng)和煙氣排放設備組成。該設備需要催化劑的幫助才能在較低的起燃溫度下燃燒有機廢氣而不產(chǎn)生火焰。
催化燃燒的工作原理和過程,其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這是一個相對基本的過程。由于催化劑的主要原理是有機廢氣的溫度低于100℃且濃度低,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熱量通常不能自給,因此需要在進入反應器之前進行加熱,在預熱室中加熱。通常,使用的預熱方法主要包括煤氣或電加熱。這兩種方法可以將廢氣加熱到催化反應所需的著火溫度,從而達到燃燒,氧化和分解的目的。燃燒和氧化后的氣體在熱交換器中。它與未處理的廢氣進行熱交換,因此可以回收一部分熱量。
催化燃燒過程
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利用催化劑降低燃燒溫度,加速有毒有害氣體完全氧化的方法,叫做催化燃燒法。由于催化劑的載體是由多孔材料制作的,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合適的孔徑,當加熱到300~450℃的有機氣體通過催化層時,氧和有機氣體被吸附在多孔材料表層的催化劑上,增加了氧和有機氣體接觸碰撞的機會,提高了活性,使有機氣體與氧產(chǎn)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而生成CO2和H2O,同時產(chǎn)生熱量,從而使得有機氣體變成無毒無害氣體。
催化燃燒裝置主要由熱交換器、燃燒室、催化反應器、熱回收系統(tǒng)和凈化煙氣的排放煙囪等部分組成,如右圖所示。其凈化原理是:未凈化氣體在進入燃燒室以前,先經(jīng)過熱交換器被預熱后送至燃燒室,在燃燒室內(nèi)達到所要求的反應溫度,氧化反應在催化反應器中進行,凈化后煙氣經(jīng)熱交換器釋放出部分熱量,再由煙囪排入大氣。
催化燃燒器是利用催化劑促進點火、強化燃燒和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技術,可燃氣體和空氣的混合物在固體催化劑表面上進行的燃燒反應。這種燃燒技術是20世紀初發(fā)明的,但只是在近幾十年才受到重視,并得到迅速完善,相繼開發(fā)出多種催化燃燒器。催化燃燒器在節(jié)約能源、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及防止環(huán)境污染方面都具有顯著的效果。這項技術在我國應用的時間不長,可是發(fā)展得很快,目前廣泛用于烘烤、干燥等領域。
催化燃燒設備的應用范圍有哪些
用于的凈化(如苯、醇、酮、醛、酯、酚、醚、烷烴等混合有機廢氣);
用于電線、電纜、漆包線、機械、電機、化工、儀表、汽車、自行車、摩托車、發(fā)動機、膠帶、塑料、家電等行業(yè)有機廢氣的凈化;
適用于各種干燥通道,鐵罐印刷及表面噴涂。墨水,機電絕緣處理,鞋膠烘干干線,凈化各工序有機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