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燒餅誕生于北魏說事實上燒餅的起源歷史,還曾被記錄于《齊民要術(shù)》中。作為北魏時期的重要農(nóng)學典籍,不僅直接將這種面食稱為燒餅,而且還介紹了制作燒餅的具體方法。如果從這個角度去分析,北魏時期的燒餅其實就是胡餅。因為北魏是由鮮卑族建立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而且在當時漢族群體中,北魏就是歷史中所說的胡人政權(quán)。所以筆者認為,從這個方面去分析,可以得知《齊民要術(shù)》中,所說的燒餅其實就應該是胡餅。二、《齊民要術(shù)》中的燒餅做法《齊民要術(shù)》有云:“作燒餅法:面一斗,羊肉二斤,蔥白一合,豉汁及鹽,熬令熟。炙之,面當令起。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2、在盆中將面粉、酵母、泡打粉混合均勻,在中間挖一個坑,放入白砂糖,倒入溫水,攪拌使糖溶化。3、接著揉面團至三光,光滑有彈性,蓋上蓋,醒10分鐘,水面團基本揉好。4、另在盆中將面粉、白油放入,揉成光滑的面團,油酥面就完成了。5、接著將已醒的水面團加入少量白油(調(diào)節(jié)面團軟硬度,也可以不加),再繼續(xù)揉勻,使水油面團和油酥面團軟硬度一致,搓成粗長條。6、用搟面杖搟成0.8MM的長方形,將油酥面薄薄的鋪在水油面上面一半。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2、油酥面團和水油面團揉好后,用濕布蓋好醒面。3、將豬肥肉切丁,午餐火腿切丁,香蔥切蔥末。4、肥豬油丁、午餐火腿丁、豬肉松加上香蔥末。加鹽、白糖、味精、黑胡椒粉、香油,調(diào)勻即可。5、用醒發(fā)好的水油面搟成圓餅,把油酥面像包包子一樣包到中間。然后用搟面杖搟成長方形。6、從一邊卷起來成長面卷,再用手按扁,然后切成8等分。7、切開的橫斷面皮和油酥層次分明。8、把面劑子搟成中厚四周薄的餅子,包餡兒。再壓扁。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