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加強筋厚度和壓鑄件壁厚關系
對于大平面或壁薄的壓鑄件,其強度、剛性較差,易變形,這時利用加強筋可以有效防止壓鑄件收縮、斷裂,消除變形,增強壓鑄件的強度與剛性,對過高的柱、臺等結構,可以利用加強筋改善應力分布狀況,防止根部斷裂,同時加強筋可以輔助熔化金屬的流動,提高鑄件的填充性能。加強筋的根部厚度不大于此處壁的厚度,一般厚度設計為0.8~2.0mm;加強筋的脫模斜度一般設計為1°~3°,高度越高設計脫模斜度越小;加強筋根部需添加圓角,以避免零件截面急劇變化,同時輔助熔化金屬流動,減小零件應力集中,提升零件強度,圓角一般接近與此處壁厚;加強筋高度一般不超過其厚度的5倍,加強筋厚度一般要求均勻,若設計太薄,加強筋本身易斷裂,若太厚,則易產生凹陷、氣孔等缺陷。表1為加強筋厚度和壓鑄件壁厚關系。
鋁壓鑄是一種壓力鑄造的零件,是使用裝好鑄件模具的壓力鑄造機械壓鑄機,將加熱為液態(tài)的鋁或鋁合金澆入壓鑄機的入料口,經壓鑄機壓鑄,鑄造出模具限制的形狀和尺寸的鋁零件或鋁合金零件,這樣的零件通常就被叫做鋁壓鑄。
優(yōu)點:
(1)可以制造形狀復雜、輪廓清晰、薄壁深腔的金屬零件。因為熔融金屬在高壓高速下保持高的流動性,因而能夠獲得其他工藝方法難以加工的金屬零件。
(2)壓鑄件的尺寸精度較高,可達IT11—13級,有時可達IT9級,表面粗糙度達Ra0.8—3.2um,互換性好。
(3)材料利用率高。由于壓鑄件的精度較高,只需經過少量機械加工即可裝配使用,有的壓鑄件可直接裝配使用。其材料利用率約60%--80%,毛坯利用率達90%。
(4)生產。由于高速充型,充型時間短,金屬業(yè)凝固迅速,壓鑄作業(yè)循環(huán)速度快。在各種鑄造工藝中,壓鑄方法生產率,適合大批量生產。
(5)方便使用鑲嵌件。易于在壓鑄模具上設置定位機構,方便嵌鑄鑲嵌件,滿足壓鑄件局部特殊性能要求。
壓鑄模具的結構是否正確合理,是鋁合金壓鑄件能否順利加工生產的一個先決條件,是鋁合金壓鑄件是否可以達到合格的決定性條件。所以介紹鋁合金壓鑄件加工工藝流程時,模具是不可少的一部分:
鋁合金壓鑄件的加工步驟:
1、退火處理:鋁合金壓鑄件加熱到300℃上下,保溫一段時刻后,隨爐冷卻到室溫的工藝稱為退火。退火時,固溶體會呈現(xiàn)分化,聚集,可以去除鋁合金壓鑄件的內應力,讓鋁合金壓鑄件的尺度保持穩(wěn)固,防止變形,增強鋁合金壓鑄件的塑性。
2、固溶處理:將鋁合金壓鑄件加熱到晶體的熔點,然后在這樣的溫度下持續(xù)久一點,然后冷卻,讓強化組元可以地溶解,保存這個高溫一直到室溫,這一工序就叫做固溶處理。固溶處理可以增強鋁合金壓鑄件的強度和塑性,提高鋁合金壓鑄件的抗腐蝕。固溶處理的效果一般和固溶處理溫度、固溶處理保溫、冷卻速度三個方面有關。
3、時效處理:把固溶處理后的鋁合金壓鑄件加熱到設定溫度,持續(xù)一段后出爐,放在空氣里冷卻的辦法叫做時效。要是時效強化是在室溫下完結的那就叫天然時效.要是時效強化是在比室溫高的環(huán)境里并保溫一段時刻后完結的稱為人工時效。時效處理進行著過飽和固溶體分化的自發(fā)過程,可以讓合金基體的點陣降到相對安穩(wěn)的狀況。
鋅合金壓鑄工藝的具有制造技術
鋅合金壓鑄它其實就是在高壓的作用之下,把液態(tài)或是半固態(tài)的金屬材料在非常快的速度之下將這些物體填充到壓鑄模具型腔里面,而且還要在壓力相對較大的情況下是其成型,冷卻凝固之后便可以得到成型的產品。在制作過程當中,需要使用的壓力是非常的大。而且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只需要壓鑄機以外,鋅合金壓鑄工藝它還需要模具以及相當成熟的壓鑄工藝這三種相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制造處做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