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和亞電鑄件的純度高、應力小、耐磨、耐腐蝕、按鍵問題解決。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生產各種不同類型的電鑄產品
其實電鑄是利用電化學反應的的電沉積技術,在要獲得的金屬的離子電解液中的陽極的溶解,在作為陰極的母型上沉積出金屬,從而形成原型的金屬模型,這就是所謂的電鑄加工所謂電鑄原理。
制造電鑄加工的行業(yè)其實也是越來越多的,在對于這方面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大的情況之下,我們的廠商或者是工作人員肯定會對于各方面的要求都是比較嚴格一點的。
脫模劑。如果是有較大接觸面的電鑄模,則需要采用水壓機或千斤頂對原型施加靜壓力脫模。電鑄完成后,要使原型與鑄模容易分離,必須借助原型與電鑄層之間存在的脫模劑的作用。當然,對于一般非金屬原型來說;脫模并不困難。有機物脫模劑。有機物脫模劑是用得多的一種脫模劑,例如涂料、橡膠、石墨粉等。可以用于各種金屬原型。這類脫模劑成本低、操作方便,但是對于不導電的有機質,要進行導電性處理,因此常用的還是石墨粉。
根據不銹鋼的材質和氧化皮嚴重程度不同,可以用原液或按1:1~4的比例加水稀釋后使用;鐵素體、馬氏體和鎳含量低的奧氏體不銹鋼(如420、430、200、201、202、300、301等)稀釋后使用,鎳含量較高的奧氏體不銹鋼(如304、321、316、316L等)用原液浸泡;一般常溫或加熱到50~60度后使用,浸泡3-20分鐘或更長時間(具體時間和溫度用戶根據自己的試用情況確定),至表面污垢完全清除,成均勻銀白色,形成均勻致密的鈍化處理膜為止,處理完成后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好再用堿水或石灰水沖洗中和。它起著把金屬與腐蝕介質完全隔開的作用,防止金屬與腐蝕介質直接接觸,從而使金屬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鈍態(tài)達到防止腐蝕的效果鈍化處理是化學清洗中最后一個工藝步驟,是關鍵一步,其目的是為了材料的防腐蝕。
酸洗鈍化操作中的工藝控制
酸溶液單獨用于清除游離鐵和其它金屬污物是有效的,但對清除氧化鐵皮,厚的腐蝕產物,回火膜等無效,一般應采用HNO3 HF溶液,為了方便與操作安全,可用氟化物代替HF。對鈍化液,HNO3應控制在20%-50%之間,根據電化學測試,HNO3濃度小于20%處理的鈍化膜質量不穩(wěn)定,易產生點蝕,但HNO3濃度也不宜大于50%,要防止過鈍化。單獨HNO3溶液可不加緩蝕劑,但HNO3 HF酸洗時,需要加Lan-826。使用HNO3 HF酸洗,為防止腐蝕,濃度應保持5:1的比例。溫度應低于49℃,如過高,會揮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