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我個人拉一些高于臺面的球時(挺高的但不屬于高吊)習慣把拍往下壓一點,但我看一些教學視頻啊什么的都沒有這個動作,不知道對不對?不壓的話容易過界,并且我轉手腕的話特別容易掛網,不知道為什么?是膠皮的原因嗎?我用的729普及套。
我個人拉一些高于臺面的球時(挺高的但不屬于高吊)到習慣把拍往下壓一點,但我看一些教學視頻啊什么的都沒有這個動作,不知道對不對?不壓的話容易過界,并且我轉手腕的話特別容易掛網,不知道為什么?是膠皮的原因嗎?我用的729普及套。
您好,根本原因可能還是動作問題,跟器材關系不大。
在拉上下旋時,重芯和板型以及發(fā)力方向會有區(qū)別。但是在擊球時,手腕要相對固定,不能調整過多。手腕手指只是控制弧線和落點,如果調整動作過大,造成翻腕或壓腕,板型也會隨之變化。造成擊球不夠穩(wěn)定,我覺得主要還是先把動作結構調整下,相對合理為好。
遇到一個中年球友,本來我的拉球技術在他之上,無奈打比賽的時候。老是被他搓過來的長下旋球頂著,反手拉球的時候感覺老是對不上點。他搓來的球一般靠近我反手位-又長又轉的那種,我該怎么辦呢?
簡單說幾點供參考:
1、盡量發(fā)長球奔球,少發(fā)下旋,可以配合發(fā)側旋。
2、如果對方發(fā)下旋自己起不了手,就搓長,給對方正手大角,對方正手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拉起來,但質量不會高,自己可以防一板或反拉,二是對方只能正手回搓,質量也不會高,而且肯定出臺,自己再拉起來。
3、不和對方糾纏臺內搓球,可以搓長,可以托一板不轉,對方回搓冒高,再拉打。
兩點建議:
1、揚長避短,善于動腦。
2、多練正反手進攻能力,這是王道。
拉球怎樣把腰腿力量傳遞給手臂?
想把腰腿的力量傳遞至手上,肩關節(jié)是傳輸?shù)年P鍵部位,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連貫、不脫節(jié)就成功了。要求做到鎖住肩關節(jié),也就是說把大臂和上體連成整體,以腰帶臂,使下肢力量順利傳導至手臂,然后觸球點小臂快收擊球,注意拍型的控制,這就完成了力量的傳遞。1.拉不轉的下旋和強下旋時的區(qū)別是什么,我看別人拉球很少向下引拍。所以說,傳遞力量的關鍵是肩關節(jié)能否固定住,肩關節(jié)松了,腰腿力量在這里就分散了,就會造成你說的甩大臂動作,這就把下肢的力量化解掉了,變成靠手臂的力量擊球,結果自然是擊球質量不好。原理如此,還需要你多多練習才能掌握。
何為相對固定,相對放松?
相對固定,我理解有兩層意思:一是從擊球時間上說,擊球前后是一松一緊的狀態(tài),相對于觸球前身體參與擊球動作的部分處在快速運動中,空間變化快;說完以上的五大技巧以后,下面我們將結合圖解和實戰(zhàn)中的具體情況,來通過這五種技巧教大家如何進行接發(fā)球旋轉的判斷。擊球時,前臂、手腕及膝、肩等關節(jié)的角度相對固定;第二層意思是相同的技術動作身體位置的空間移動軌跡、關節(jié)角度基本是重復的、相對固定的。
相對放松,就是從心理到全身的肌肉組織都是平和的放松的,眼睛盯球,腦子里不去想動作怎么做,不因心理緊張導致肌肉僵硬,平常會的技術比賽中不變形,不走樣,身體能夠放松地隨來球做出快速的反應,靈活的變化,適應并控制球的落點、速度、旋轉。